劳动者在服务期内拖欠工资能解除劳动合同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劳动者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38条立即解除劳动合同,并且要求该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标准为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 用人单位拒绝支付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资和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试用期是指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是否合格进行考核,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是否符合自己要求也进行考核的期限,这是一种双方双向选择的表现。 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辞职的,需要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其他。
-
拖欠工资能解除劳动合同吗?
劳动者被拖欠工资的,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均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其他
2020.01.24 185 -
企业拖欠劳动者工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
如果企业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依法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单方面解约: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其他
2020.11.05 132 -
劳动者合同期内解除劳动合同
1、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合同期内,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期满之日既可自离。 2、合同期满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除非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
2020.11.13 646
-
劳动者在服务期内能解除劳动合同吗
劳动者违约,应当支付违约金。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服务期满。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七条劳动合同期满,但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约定的服务期尚未到期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服务期满;
2022-10-07 15,340 -
拖欠劳动者工资能否解除劳动合同?
看情况,拖欠工资可以提起劳动仲裁及相关诉讼。违法解除劳动关系一般可以要求一年两个月的经济补偿金。 若用人单位存在违反劳动法的情形,如拖欠工资、加班费,未足额缴纳社保等,可以申请离职并要求离职经济补偿金
2022-04-05 15,340 -
劳动者在服务期内辞职,劳动法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
服务期解除劳动合同属于以下情形,合法但需要承担违约责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者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试用期内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之一,劳动者单方面
2021-11-09 15,340 -
工资拖欠能解除劳动合同吗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
2023-06-07 15,340
-
01:02
劳动者怎样才能解除劳动关系
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方式有以下情况: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只要协商的内容、形式、程序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预告解除; (1)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者在试用期
809 2023.01.04 -
01:01
劳动法工资拖欠怎么办
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通过下列途径寻求解决办法: 第一,可以进行调解。如果用人单位设立了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劳动着可以申请调解。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要是由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以及工会代表这三方组成,并
2,349 2022.04.15 -
01:38
没签劳务合同拖欠工资怎么办
新员工入职到新的单位时候,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签了才保障自己的劳动关系的合法性,要是自己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自己的权益就可能会受到公司的侵犯。当事人订立和变更劳务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用人
1,24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