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规定婚前财产公证有哪些途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婚前财产公证的办理 第一步,准备好以下材料:个人的身份证明,如身份证、户口簿;与约定内容有关的财产所有权证明,如房产证、未拿到产权证的带购房合同和付款发票;双方已经草拟好的协议书,协议书的内容一般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性别、职业、住址等个人基本情况;财产的名称、数量、价值、状况、归属;上述婚前财产的使用、维修、处分的原则等。一般双方当事人的签名和订约日期空缺,待公证员对协议进行审查和修改后,再在公证员面前签字。 第二步,准备好上述材料后,双方必须共同亲自到公证处提出公证申请,填写公证的申请表格。委托他人代理或是一个人来办婚前财产公证,是不会被受理的。 第三步,公证申请被接待公证员受理后,公证员就财产协议的内容,审查财产的权利证明;查问当事人的订约是否受到欺骗或误导。当事人应如实回答公证员的提问,公证员会履行必要的法律告知义务,告诉当事人签订财产协议后承担的法律义务和法律后果,当事人配合公证员做完公证接谈笔录,并在笔录上签字确认。 第四步,双方当事人在公证员的面前在婚前财产协议书上签名。至此,婚前财产公证的办证程序履行完毕,当事人就可依据约定时间凭着收费单据来领取公证书了。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夫妻双方有婚前财产的,婚前财产应当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直接归各自所有,但双方将婚前财产约定为共同所有的,该婚前财产应当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时,应当对婚前财产进行分割。法律规定婚前财产应当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直接归个人所有,但双方约定婚前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的,该婚前财产就不归个人所有了,应当归共同所有。
婚前财产公证有效,办理公证时应当将财产的证明以及申请人的身份信息提交给公证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证只是为了增强其证明力,最大限度的预防纠纷。
-
民法典规定婚前财产公证有效吗?
婚前财产公证有效。《公证法》第三十六条,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
2020.12.22 94 -
民法典规定婚前财产公证需要哪些手续
《民法典》规定婚前财产公证的办理首先需要将财产证明以及申请人的身份信息提交给公证处。之后双方进行签字。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婚前财产公证可以提升证明力。
2020.04.25 109 -
民法典中婚前财产公证哪些
婚前所有的财产都是可以公证的,比如房产、车、宅基地使用权以及股权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若是离婚时对于财产分割有纠纷,可以以经过公证的婚前财产协议作为证明的依据。
2020.11.17 94
-
民法典对婚前财产公证有哪些规定
婚前财产公证办手续,需要当事人准备好相关材料到公证机关进行申请,公证机构经审查,认为申请提供的证明材料真实、合法、充分,申请公证的事项真实、合法的,应当自受理公证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向当事人出具公
2022-05-18 15,340 -
婚前财产公证的途径
公证步骤:第一步:当事人要准备好以下几种材料: 1、个人的身份证明。如身份证、户口薄,已婚的还要带上结婚证。(已婚也可补办)。 2、与约定内容有关的财产所有权证明。如房产证、未拿到产权证的购房合同和付
2022-04-08 15,340 -
民法典婚前财产公证有哪些程序
婚前财产公证有以下这些程序: 第一,当事人要先准备好以下几种材料: 1、个人的身份证明,如身份证、户口薄。 2、与约定内容有关的财产所有权证明。如房产证、未拿到产权证的购房合同和付款发票等能证明财产属
2022-05-27 15,340 -
民法典规定婚前财产公证需要哪些手续
一、准备好以下材料: 1、个人的身份证明,如身份证、户口簿,已婚夫妻办理财产公证需要带上结婚证; 2、与约定内容有关的财产所有权证明,如房产证、未拿到产权证的带购房合同和付款发票; 3、双方已经草拟好
2022-02-04 15,340
-
00:59
民法典规定婚前财产怎样分割
夫妻双方离婚,属于一方所有的婚前个人财产不需要参与分配。因为,一方的婚前财产不论婚姻持续时间多长,该个人财产都不会自动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下列财产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1、一方的婚前财产;
801 2022.04.17 -
00:53
民法典如何界定婚前财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婚前财产是指在结婚前,夫妻一方就已经取得的财产。并且夫妻一方的婚前财产,不管是动产还是不动产,是有形财产还是无形财产,只要是合法取得的,都受法律保护,具体来说,下列财产都属于夫妻一方的婚前财产:1
1,607 2022.04.17 -
00:55
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有哪些
公民行使监督权途径如下: 1、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或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 2、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 3、通过媒体工具,如电视、广播、报纸等进行监督。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人大及其常委会
14,158 202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