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签劳动合同又没有缴纳社保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可以主张用人单位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并补缴社会保险。如果办理离职手续的,还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不支付相关费用或未补缴社会保险的,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如果公司不按规定的期限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公司自未签订劳动合同起的第二个月支付双倍的工资,最多支付十一个月。而对于未缴纳社会保险的,则可以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投诉,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征缴。
公司不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自未签订劳动合同起的第二个月支付双倍的工资。而对于未缴纳社会保险的,则可以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投诉,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征缴。
-
签订劳动合同未缴纳社保怎么办?
劳动合同未缴纳社保的,可以通过向劳动行政部门或者社保机构举报投诉,要求用人单位补缴。社会保险属于国家强制性保险险种,任何建立了劳动关系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参加社会保险。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四条第二款规定,个人依法享有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
2020.12.25 263 -
公司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保怎么办
公司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保劳动者可以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2020.08.10 335 -
签订劳动合同未缴纳社保怎么办
签了劳动合同没买社保,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缴纳;协商不成,向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举报,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或者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满意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2020.04.30 317
-
公司未缴纳社保又没有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也未给员工买社保的,违反了劳动合同法和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向单位主张: 1,支付每满一年给予一个月的经济补偿。 2,补交存在劳动关系期间的社保。 3
2022-11-04 15,340 -
没签劳动合同没有缴纳社保怎么办
1.用人单位在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后,应当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为劳动者缴纳社保,可以去社保局进行申诉,通过社保局来让公司补缴,但个人应缴部分也得补缴。 2.如果因为公司没有缴纳社
2022-05-03 15,340 -
没签劳动合同, 也没有缴纳社保怎么办?
单位没签订合同,没缴纳社会保险,离职可以获得补偿:没签劳动合同,要付双倍的工资,《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位于劳动者订立劳动的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
2022-03-27 15,340 -
公司没有签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保怎么办
如果公司不给签劳动合同也不交社保,劳动者可以催告其签订并且缴纳社保;用人单位拒绝签订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的,要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但最多不超过十一个月的双倍工资。
2022-07-20 15,340
-
01:02
公司没有签劳动合同怎么办没有签劳动合同的话,劳动者有权直接向公司请求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一定期限内企业仍不签订的,按照法律规定劳动者有权请求支付双倍工资。劳动者在首次用工之日起,就有权请求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这是原则性的规定,并不受一月或一年期限的影响。劳动者首次
2,628 2022.04.17 -
01:03
单位不给缴纳社保,劳动仲裁后怎么补偿单位不给缴纳社保,劳动仲裁后的补偿如下: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后的补偿是由单位依法在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如果用人单位逾期仍未缴纳或者补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其存款账户;并可以申请县级以上有关行政部门作出划拨
6,957 2022.04.17 -
00:55
工资要不到怎么办没签劳动合同没签劳动合同工资要不到的,劳动者可以准备好其他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如工作证、考勤记录、证人证言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相关规定可知,没签劳动合同而且用人单位不发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到
3,35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