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决离婚对财产损害赔偿的标准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法院在判决离婚损害赔偿时对于数额确定的标准供您参考:1、加害人过错程度。可以作为对加害人制裁轻重的指标。过错严重的,给受害人造成情绪伤害,造成受害方严重精神利益损害的,应酌情增加抚慰金的数额;如果加害人只有轻微过失,抚慰金数额也可相应减轻。2、精神受到损害的程度。可以考虑受害人所遭受精神伤害和精神痛苦的程度,如是否出现愤怒、恐惧、焦虑、沮丧、悲哀等情绪障碍;是否因精神和感情受到损害导致身体患病;是否精神抑郁、恍惚,影响工作和生活;是否有精神疾病等等。由于其损害结果涉及人的身体和精神方面,必要时可委托医疗单位作出相应判断。3、具体的侵权情节。如重婚与通奸相比,重婚过错行为更为严重,危害性更大,属情节恶劣。而通奸行为相对来说,其情节较轻。4、其他相关因素。如双方结婚年限,双方结婚时间长短,双方婚后的感情,无过错方对婚姻生活的付出等等因素都应当作为赔偿考量因素。离婚损害赔偿在诉讼时提出是需要提供证据证明的,注意收集和保留对方存在过错的证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离婚财产侵权损害赔偿标准是根据无过错方直接遭受的损失、过错方因此获得的利益以及起诉费、律师费等无过错方直接所花费的费用确定的。法律规定,在婚姻存续期间,因一方有重婚、与他人同居的、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行为,导致夫妻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在离婚时请求过错方给予自己离婚损害赔偿。
-
离婚损害赔偿的标准有哪些
离婚损害赔偿,是指夫妻一方有过错致使婚姻家庭关系破裂,离婚时对无过错的一方所受的损失,有过错的一方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一方提出离婚损害赔偿的条件是: 1、必须是合法婚姻关系中的无过错方; 2、必须是由于对方的过错导致离婚的; 3、必须是在
2021.01.13 124 -
法院判决离婚财产分割的标准有哪些
法院判决离婚财产分割的标准有: 1、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财产具体情况照顾子女权益的原则作出判决; 2、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3、法院判决离婚财产分割时,有
2022.07.12 192 -
财产损害赔偿判决书有哪些要求
财产损害赔偿判决书需要包含的内容有:双方的详细个人信息以及委托代理人信息、事实经过的陈述、原告的诉讼请求、双方提交的材料以及证据、本院查明的事实、对于案件的审理结果即判决以及法律适用、落款。
2020.09.16 122
-
离婚财产损害赔偿中的分割标准有哪些?
最高人民法院《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提出了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六个确定因素: (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2)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3)侵权行为造成的后果;(4
2022-07-25 15,340 -
财产损害赔偿标准有哪些
财产损害赔偿标准: 我国国家赔偿中财产赔偿是以金钱赔偿为主,以恢复原状﹑返还财产﹑赔礼道歉为辅的赔偿方式,依照可能出现的赔偿情形,可以把赔偿的标准作出如下的分类: 1.处罚款﹑罚金﹑追缴﹑没收财产或者
2022-04-12 15,340 -
法院判决离婚与婚姻损害赔偿的条件有哪些
一、法院判决离婚的法定条件是: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 (五)其他导致夫妻
2022-05-01 15,340 -
法律上对离婚损害赔偿金的赔偿标准有哪些
离婚过错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1、物质损害赔偿的法定标准是造成的实际损失。在离婚诉讼中,因过错方的行为(限于《民法典》第1091条规定的四种法定情形)给受害人一方造成经济损失,过
2023-05-07 15,340
-
01:07
离婚损害赔偿标准首先,离婚时,必须有一方存在法定的应当给付损害赔偿的过错,无过错方才可以请求赔偿。另我国婚姻法规定的,无过错方在离婚时有权请求损害赔偿的情形有:一方重婚的、与他人同居的、实施家庭暴力的和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另外,具体的损害赔偿金额是以当事
1,070 2021.04.25 -
01:14
离婚精神损害的赔偿标准首先,离婚时,必须有一方存在法定的应当给付损害赔偿的过错,无过错方才可以请求赔偿。另我国婚姻法规定,无过错方在离婚时有权请求损害赔偿的情形有:一方重婚的、与他人同居的、实施家庭暴力的和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另外,具体的损害赔偿金额是以当事人
1,407 2021.04.25 -
01:06
精神损害赔偿标准精神损害赔偿的标准为: 1、侵害他人生命权的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标准,可以按照该地区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标准赔偿20年;如果受害人未满16周岁的,则按照每小一岁减一年的方式,最低不可少于5年的标准进行赔偿;如果受害人满60周岁以上的,则每
5,669 2021.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