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人者取保候审后怎么办公安局取保候审后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打人者被取保候审,说明公安局已立案造成,侦查终结就将案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然后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依法审判,打人者应当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有期徒刑。《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有公安机关执行的犯罪嫌疑人的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后,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形: 1、案件显著轻微,不需追究刑事责任的,或证据不足,无法追究责任,要决定撤销取保候审。 2、应当追究责任的,要移送案件,或者变更强制措施。 3、在取保候审期间内被法院判决,并生效的,即开始执行判决刑罚,取保候审自动撤销。 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取保候审到期后会解除取保候审并退还保证金,至于是否判刑要看法院如何审理,与取保候审是否到期没有直接关系。
-
公安局取保候审和检察院取保候审
公安局取保候审和检察院取保候审的区别: 1、公安局取保候审和检察院取保候审最后的执行机关都是公安机关; 2、人民检察院决定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应当在向犯罪嫌疑人宣布后交由公安机关执行; 3、人民检察院应当将有关法律文书和有关案由
2020.04.07 1,030 -
公安取保候审后该怎么办
公安取保候审后,应当遵守取保期间的相关规定,随叫随到,积极配合公安司法机关工作。被告人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2020.07.12 253 -
公安局取保候审到期后怎么续保
公安取保到期又到检察院续保属于到期续保。取保候审是有时限的,一般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假如先期取保候审时间到期,需要继续取保候审,就必须“续保”。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
2020.12.22 453
-
打人者被取保候审后怎么办公安局取保候审
打人者被取保候审,说明公安局已立案造成,侦查终结就将案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然后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依法审判,打人者应当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有期徒刑。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
2022-04-12 15,340 -
打人者被取保候审后怎么办,公安局取保候审后又被公诉
打人者被取保候审,说明公安局已立案造成,侦查终结就将案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然后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依法审判,打人者应当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有期徒刑。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
2022-05-09 15,340 -
打人者被取保候审后被公安局取保候审后又被公诉了,怎么办
打人者被取保候审,说明公安局已立案造成,侦查终结就将案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然后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依法审判,打人者应当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有期徒刑。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
2022-05-01 15,340 -
打人者被取保候审后公安局取保候审后又被公诉了怎么处理
打人者被取保候审,说明公安局已立案造成,侦查终结就将案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然后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依法审判,打人者应当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有期徒刑。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
2022-05-09 15,340
-
01:07
公安取保候审后怎么办
成功取保候审后,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应当按照取保候审的决定机关确定的保证金金额,缴纳保证金;被取保候审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应当遵守取保候审的相关规定。公安机关在犯罪嫌疑人被取保候审后,如果案件仍处于侦查阶段的,应当继续对案件进行侦
1,972 2022.04.17 -
01:19
取保候审期满后怎么办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执行机关应当在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十五日前书面通知决定机关,由决定机关作出解除取保候审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并于期限届满前书面通知执行机关。 取保候审期限届满以后,被取保候审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等有权要求解除强
1,719 2022.04.17 -
00:57
取保候审出来后怎么办
取保候审出来后的做法如下: 1、取保候审之后,下一步可以委托律师参与处理,由律师进行辩护,并且在取保候审期间遵守各项规定,保证随传随到,否则可能会被取消取保候审而收押; 2、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917 2022.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