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鉴定鉴定标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精神病鉴定标准是: 1、精神病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 2、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 3、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显得古怪、与众不同; 4、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 5、有程度不等的自制力缺陷,患者往往对自己的精神症状丧失判断力,认为自己的心理与行为是正常的,拒绝治疗。
-
司法精神病鉴定标准
司法鉴定的方法有: 1、门诊鉴定。 被鉴定人在精神病院的门诊、在公安或司法部门中的法医精神病检查室中进行的精神鉴定。 2、鉴定人外出鉴定。 鉴定人到被鉴定人所在地,如监狱、拘留所等,对被鉴定人进行精神检查后,作出鉴定。 3、住院鉴定。 即被
2020.09.20 1,214 -
离婚精神病鉴定标准
夫妻当事人一方患有精神病,另一方想要离婚的,此时要确认当事人是否患有精神病,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或者参照医院的诊断、鉴定确认。即采用医学鉴定标准确定,也可以参照精神病医院出具的有关诊断证明、鉴定加以确认。精神病人在精神病医院诊疗
2020.07.16 268 -
精神病的工伤鉴定标准
精神残疾或精神障碍由专门的鉴定机构鉴定,劳动鉴定委员会对精神残疾人的劳动能力障碍等级鉴定须以专门鉴定机构的鉴结论为依据,劳动局不能直接作出精神残疾障碍鉴定。
2020.05.13 535
-
精神病鉴定标准,精神病的鉴定标准是什么?
精神病的鉴定标准是怎样的 1、精神残疾的定义精神残疾是指精神病人患病持续一年以上未痊愈,同时导致其对家庭、社会应尽职能出现一定程度的障碍。精神残疾可由以下精神病引起: (1)精神分裂症; (2)情感性
2022-04-19 15,340 -
精神病鉴定标准是什么,精神病鉴定标准的
“法医精神病鉴定”,是指运用司法精神病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涉及与法律有关的精神状态、法定能力(如刑事责任能力、受审能力、服刑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监护能力、被害人自我防卫能力、作证能力等)、精神损伤程度、
2022-04-26 15,340 -
精神病鉴定标准
对刑事案件被鉴定人责任能力的评定 被鉴定人实施危害行为时,经鉴定患有精神疾病,由于严重的精神活动障碍,致使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为无刑事责任能力。 被鉴定人实施危害行为时,经鉴定属于下列情况
2022-04-15 15,340 -
精神病的鉴定标准是什么,精神病鉴定标准是
“法医精神病鉴定”,是指运用司法精神病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涉及与法律有关的精神状态、法定能力(如刑事责任能力、受审能力、服刑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监护能力、被害人自我防卫能力、作证能力等)、精神损伤程度、
2022-05-07 15,340
-
01:36
离婚精神病鉴定标准与以往婚姻法将精神病人的婚姻关系,直接认定为无效婚姻不同,根据民法典的最新规定,一方在婚前患有重大疾病,比如说严重的精神疾病,却不如实告知另一方的,另一方享有撤销婚姻的权利。也就是说,法院不会直接认定一方隐瞒重大精神疾病的婚姻无效,而是赋予
1,919 2022.04.17 -
01:18
重伤鉴定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体重伤鉴定标准》的相关规定,重伤的鉴定标准有:1、人体肢体残缺,如脚指或手指的缺失、胫骨畸形、韧带损伤等;2、人体的容貌毁损,如容貌变形、眼眶骨折、耳廓缺损、口唇损伤、颌骨骨折、面部留疤等;3、丧失听觉,如一只耳听力减
29,685 2022.04.15 -
01:16
轻伤鉴定标准刑法上的轻伤是指使被害人的肢体或者容貌受到损害,包括导致被害人的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功能出现部分障碍或者出现了其他中度伤害的损伤。轻伤主要分为轻伤一级和轻伤二级,以轻伤一级为例,具体的认定标准包括了:1、颅脑、脊髓部分。被害人的颅骨出现凹
6,61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