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造成车辆报废后可以转让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第十条及第十二条规定:报废汽车拥有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办理机动车报废手续,并将报废汽车交售给报废汽车回收企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将报废汽车出售、赠予或者以其他方式转让给非报废汽车回收企业的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自行拆解报废汽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以买卖等方式转让拼装或者已经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由转让人和受让人承担连带责任。” 家用小型轿车,无强制报废年限。家用的非运营的小、微型载客汽车,检验年限为:使用6年以内,两年检验一次;使用6年至15年,一年检验1次;使用15年以上,一年检验2次。如果检验合格可继续驾驶。第21年起,每3个月检验1次。摩托车4年以内每2年检验1次;超过4年的,每年检验1次。拖拉机和其他机动车每年检验1次。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交通事故导致车辆报废的,车主可以要求交通管理部门出具委托书,让物价管理部门或具有鉴定资质的部门作车辆评估报告,也就是车辆损失鉴定书,车辆估价值多少钱,然后才能按价索赔。要办理车辆报废的,凭法院判决书到车辆管理部门办理。
根据法律规定,报废汽车拥有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及时将报废汽车交售给报废汽车回收企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将报废汽车出售、赠予或者以其他方式转让给非报废汽车回收企业的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自行拆解报废汽车。以买卖等方式转让拼装或者已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由转让人和受让人承担连带责任。
-
交通事故车辆报废报废后, 怎么保险?
1、达到国家强制报废的机动车,车主应携带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车证和原车,首先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机动车回收企业,填写《机动车停驶、复驶/注销登记申请表》,机动车回收企业确认机动车解体,向机动车所有人出具《报废汽车回收证明》。 2、机
2021.01.19 454 -
转让报废车辆后发生交通事故责任如何计算
转让报废车后发生交通事故的话,则由转让人和受让人一起承担连带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四条,以买卖等方式转让拼装或者已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由转让人和受让人承担连带责任。
2021.02.16 154 -
因交通事故造成的车辆报废该如何赔偿
报废车辆造成交通事故,没有保险的,根据实际损失由肇事方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如果无保险的或保险过期未续保的,由肇事方独自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有交保险的,先由保险公司在赔偿限额内予以赔偿,有超出部分的,有商业保险就由商业保险予以赔偿,若仍有不足的
2020.12.02 304
-
交通事故造成车辆报废怎么办
交通事故车辆报废要怎么处理,一、交通事故车辆报废要怎么处理交通事故车辆报废,车子由保险公司回收。根据规定,已注册机动车,应该根据达到规定使用年限、达到一定行驶里程、不符合机动车安全技术标准、不符合大气
2022-04-01 15,340 -
交通事故造成车辆报废如何赔偿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
2022-03-29 15,340 -
交通事故造成报废车辆怎么处理
交通事故车辆废弃的处理程序如下:第一,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1)汽车所有者持有身份证、汽车登记证、汽车驾驶证、汽车牌照向汽车解体工厂业务部填写汽车停车、再驾驶/注销登记申请书(2)注册受理单位
2021-10-21 15,340 -
报废车辆上路造成交通事故怎么办
根据《道路安全交通法》第一百条规定:“驾驶拼装的机动车或者已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予以收缴,强制报废。” 私下买卖的报废车、拼装车上路,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转让
2022-07-07 15,340
-
01:15
避让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怎样判
避让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判刑方法有以下三点,分别是: 1、双方都违反了通行规则的话,双方责任,谁的过错更严重,谁主要责任,过错一样,同等责任; 2、如果对方是逆行,自己正常避让,对方全责; 3、如果自己有避让不当的情况,或者本身按交通法己方是
1,579 2022.10.08 -
00:53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吗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是否构成犯罪,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定: 1、如果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构成犯罪; 2、交通事故逃逸后,未造成人员重伤,也未造成30万元以上的财产损失就不构成犯罪。 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标准为: 1、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
1,207 2022.11.21 -
01:47
紧急避让造成的交通事故哪个担责
根据《民法通则》有关紧急避险的相关规定:驾驶人因为紧急避险导致的损害,需由引起险情发生的行为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如果危险是因为自然原因造成的,则紧急避险人可以不用承担民事责任或者可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当紧急避险导致的交通事故损害的利益小于
63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