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集资房产权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集资房是改变住房建设由国家和单位承包的制度,实行政府、单位、个人三方面共同承担,通过筹集资金,进行住房建设的一种房屋。职工个人可按房价全额或部分出资,政府及相关部门用地、信贷、建材供应、税费等方面给予部分减免。集资所建住房的权属,按出资比例确定。个人按房价全额出资的,拥有全部产权,个人部分出资的,拥有部分产权。对于集资房,如果职工是全额集资,将来可以办理100%的产权,在产权证领取后,可以自由上市交易;如果是部分集资,将来为职工办理的是部分产权,另部分产权属于另部分集资人(单位)。职工想要转让部分产权的集资房,首先要取得合法的房屋所有权证书,其次,要经过产权共有人的单位的同意,而且单位具有优先购买的权利。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集资房不属于小产权房,具体而言集资房是由政府、单位、职工三方共同承担成本,并直接由政府进行分配的房屋。 集资房是改变住房建设由国家和单位统包的制度,实行政府、单位、个人三方面共同承担,通过筹集资金,建造的房屋。职工个人可按房价全额或部分出资、信贷、建材供应、税费等方面给予部分减免。集资所建住房的权属,按出资比例确定。 个人按房价全额出资的,拥有全部产权,个人部分出资的,拥有部分产权。
集资房是改变住房建设由国家和单位统包的制度,实行政府、单位、个人三方面共同承担,通过筹集资金,建造的房屋,职工个人可按房价全额或部分出资、信贷、建材供应、税费等方面给予部分减免,集资所建住房的权属,按出资比例确定,个人按房价全额出资的,拥有全部产权,个人部分出资的,拥有部分产权。
-
民法典关于集资房规定
集资房是改变住房建设由国家和单位统包的制度,实行政府、单位、个人三方面共同承担,通过筹集资金,建造的房屋。集资房一般是单位为解决职工住房困难而建的房屋,由于国家取消福利分房,原则上单位还有一定补贴,因此集资房一般比商品房便宜。买集资房时应当
2021.04.19 378 -
集资房有产权吗?
集资房不能随便买卖。首先集资房要看卖方(拥有人)是否基本全部产权(房产证、土地使用证,同时还要看单位有无特别限制条款等。等取得房产管理部门对外出售许可后,才能买卖。如果集资房产权已完全过户到职工手中,可以买卖,卖方需要比商品房多交1%的土地
2020.11.14 330 -
集资房属于哪种房产证?
集资房属于经济适用房房产证类型,取得完整产权的属于商品房房产证类型。集资房由国家予以减免部分税费、参加集资的职工部分或全额出资建设,房屋建成后归职工和单位共同所有。
2020.12.11 193
-
集资建房产权属于谁
单位集资建房产权归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 1、套房产是否有产权证; 2、有当时对于集资款能够占有产权比例的问题。单位集资建房办理产权证要提供的材料:房地产登记一般分为五个程序,即登记收件、勘丈绘图、产
2022-04-27 15,340 -
集资房的产权属于谁?
一、集资房的产权归属集资房是企事业单位为了解决内部职工的住房问题,企事业单位以拥有的划拨的土地使用权和部分资金将及部分向内部职工筹集的资金建成的房产,建成后以较低的价格转让给内部职工。集资房不能在市场
2022-10-26 15,340 -
集资房是否属于小产权房
1、集资房不属于小产权房,具体而言集资房是由政府、单位、职工三方共同承担成本,并直接由政府进行分配的房屋; 2、小产权房的产权由乡政府或村委会颁发,不用缴纳土地出让金等费用。
2022-05-13 15,340 -
集资房产权证是属于谁的
房屋的产权包括房屋权和土地权,只有拥有房屋的这二种产权才能从法律上承认你拥有该房屋的全部产权。集资房和普通商品房的区别就在于集资房的土地权是归集资单位所有,出资建房的个人只拥有房屋产权,也就是说,当国
2022-03-15 15,340
-
01:04
集资建房可以办房产证吗
集资建房包括公司员工集资建房和私人集资建房两种。 集资房,即企事业单位为了解决员工的住房问题,采用已有的划拨土地建设,按成本价卖给员工的房子,虽然居民个人买了经济适用住房之后,要依法办理权属登记,但是,对集资房的权限限制会较大。购买集资房的
896 2022.04.17 -
01:25
集体产权房子要怎样过户
集体产权的房子发生产权转移可以办理过户的情形包括:1、继承。2、分家析产。3、集体内部调换房屋。因为以上原因办理集体产权房屋过户的,应向乡镇政府房管部门提交以下资料:1、房屋所有权证、宅基地证、建设规划许可证。2、依法继承的材料,或分家析产
3,496 2022.04.15 -
01:04
集资建房合法吗
在获得有关部门的审批通过后,集资建房合法。 发展经济适用住房应当在国家统一政策指导下,各地区因地制宜,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县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居民住房状况和收入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经济适用住房的政策目标、建设标准、供应
1,152 2022.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