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期徒刑多久才能出狱?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法律规定,无期徒刑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的,服刑二年以后,可以减刑。《刑事诉讼法》规定:第二百六十二条罪犯在服刑期间又犯罪的,或者发现了判决的时候所没有发现的罪行,由执行机关移送人民检察院处理。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罪犯,在执行期间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应当依法予以减刑、假释的时候,由执行机关提出建议书,报请人民法院审核裁定,并将建议书副本抄送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七条无期徒刑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的,服刑二年以后,可以减刑。减刑幅度为: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的,一般可以减为二十年以上二十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无期徒刑多久出狱需要根据情况来定。无期徒刑罪犯在执行期间,如果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立功表现的,服刑二年以后,可以减刑。减刑幅度为:对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一般可以减为十八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为十三年以上十八年以下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至少要服刑十三年才可以出狱。 1、正常情况下,无期徒刑是对犯罪分子终身监禁。但是犯罪分子在执行无期徒刑期间,有立功表现或者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减刑。 2、无期徒刑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十三年。所以,无期徒刑至少要服刑十三年才可以出狱。
-
诈骗无期徒刑多久出狱
无期徒刑,是剥夺罪犯终身自由的刑罚,是对严重犯罪分子强制劳动改造、仅次于死刑的严厉惩罚,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刑法的规定仍然是给出路的政策,即在判决宣判之日起两年期间后确有悔改表现,或者立功表现,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依然给予减为有期徒刑
2021.01.30 138 -
无期徒刑多久可以出狱?
无期徒刑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的,服刑二年以后,可以减刑。减刑幅度为: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的,一般可以减为二十年以上二十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1.08.23 101 -
诈骗无期徒刑多久出狱
通常情况下,诈骗无期徒刑的最低刑期为十年。被判为无期徒刑的罪犯,在执行期间确实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的,在服刑两年后就可以减刑。确实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的,可以减为十八年到二十年的有期徒刑;如果有重大贡献的,可以减为十三年到十八年的有期徒刑。根据
2022.04.16 1,383
-
无期徒刑多久才能出狱
根据法律规定,无期徒刑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的,服刑二年以后,可以减刑。《刑事诉讼法》规定:第二百六十二条罪犯在服刑期间又犯罪的,或者发现了判决的时候所没有发现的罪行,由执行
2022-04-19 15,340 -
无期徒刑一般多久才能出狱
根据法律规定,无期徒刑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的,服刑二年以后,可以减刑。《刑事诉讼法》规定:第二百六十二条罪犯在服刑期间又犯罪的,或者发现了判决的时候所没有发现的罪行,由执行
2022-04-29 15,340 -
无期徒刑多少年才能出狱
至少要服刑13年才可以出狱。 首先,无期徒刑是没有期限的,即剥夺犯罪分子的终身自由。但实际上并不是将其所有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都关押到死的,而是根据《刑法》的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服刑
2023-05-06 15,340 -
无期徒刑判多久出狱
无期徒刑的最低服刑期限为十年。无期徒刑罪犯在执行期间,如果有悔改或立功表现,服刑两年后可以减刑。减刑幅度为:有悔改或立功表现的,一般可减为18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有重大立功的,可以减为13年以上
2021-12-01 15,340
-
00:49
判无期徒刑一般要多少年才能出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于刑罚的规定,无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的刑罚,而且剥夺自由是没有期限的。并且,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审前羁押时间不能折抵刑期。另外,还需要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强制劳动改造。无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宣判之
2,178 2022.04.17 -
01:02
无期徒刑一般是多久
被判处无期徒刑,一般是不少于13年。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一般无重大违规的,在服刑两年后开始减刑。无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并强迫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无期徒刑减刑有如下情形,无期徒刑罪犯在执行期间,如果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
752 2022.04.25 -
01:18
无期徒刑假释考验期是多久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假释考验期限是十年。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
688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