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法有没有最新票据法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没有2009最新票据法,现在的票据法是1996年19996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持票人票据权利是完全的金钱性双重请求权;持票人票据权利是完全的金钱性双重请求权;持票人票据权利是单一性的权利。 票据的持票人的权利: 第一,持票人对票据的出票人和承兑人的权利,自票据到期日起2年。见票即付的汇票、本票,自出票日起2年。 第二,持票人对支票出票人的权利,自出票日起6个月。这也是有关付款请求权的时效规定。依此规定,持票人对支票的出票人的付款请求权,自出票日起6个月内不行使,其权利归于消灭。 第三,持票人对前手的追索权,在被拒绝承兑或者被拒绝付款之日起6个月。这是有关追索权的时效规定。持票人的付款请求权被拒绝之后,自被拒绝承兑或者被拒绝付款之日起6个月不行使追索权的,该项权利归于消灭。 第四,持票人对前手的再追索权,自清偿日或者被提起诉讼之日起3个月。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票据:将汇票、本票、支票概称为票据,其他流通证券或者票证不包括在票据法的票据概念中。此与英美票据法不同。 我国票据法将所规定的票据进一步分类为汇票、本票和支票三种,并且都进行了立法定义。汇票进一步分为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承认定期汇票,但不承认分期付款汇票。 本票方面只规定了即期银行本票,不承认其他本票。支票分为普通支票、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实践中还有平等线支票;在法律适用方面,我国票据法根据票据行为的发生地分为国内票据和涉外票据。
-
法院立案收据没有证据能发传票吗
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是审理案件中通过审理才能够弄清楚的事情。法院只要认为达到立案标准,就可以受理案件,一旦法院受理,就可以向被告发传票。传票由人民法院签发,通常适用于传唤当事人,并应当依法先期直接送达受传唤人。
2020.11.08 238 -
法院没有证据可以发传票吗
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是审理案件中通过审理才能够弄清楚的事情。法院只要认为达到立案标准,就可以受理案件,一旦法院受理,就可以向被告发传票。传票由人民法院签发,通常适用于传唤当事人,并应当依法先期直接送达受传唤人。
2020.01.18 195 -
对违法票据承兑罪判刑最新规定?
第一百八十九条【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罪】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在票据业务中,对违反票据法规定的票据予以承兑、付款或者保证,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0.01.07 120
-
票据承兑最新规定票据承兑犯罪的法律责任
1、自然人犯本罪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留的特别严重损失的,5年以上有期徒刑。2、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等直接负责人,按照上述规定处罚。
2021-10-12 15,340 -
新刑法处罚中票据诈骗最新标准有哪些
【票据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
2022-04-06 15,340 -
我国票据法上所指的票据有哪些
我国票据法上所指的票据有汇票、本票、支票三种。汇票按有无附有货运单据,可以分为光票和跟单汇票;按付款时间,可分为即期汇票和远期汇票;按出票人不同,可分为商业汇票和银行汇票;按承兑人的不同,分为商业承兑
2022-03-13 15,340 -
最新刑法票据诈骗罪量刑标准?
l、自然人犯票据诈骗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
2022-03-05 15,340
-
01:05
票据诈骗罪最新立案标准
票据诈骗罪,主要指的单位或者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明知票据是作废、伪造、变造的情况下,仍继续使用,或冒用他人的票据,或者是签发空头支票、签发没有资金保证的本票,或者捏造其他票据事实,利用金融票据实施诈骗活动,涉嫌骗取财物金额较大的行为。
904 2020.12.29 -
01:02
伪造变造票据的依法追究
伪造变造票据的依法追究如下:变造票据可能需要承担被判处一到六个月的拘役、并处一万元罚金的刑事责任,当然,这是变造票据入罪之后才会受到的、最低的刑事处罚。该行为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金融活动秩序;在客观方面的表现为:1、伪造、变造本票、支票、汇票
1,802 2022.05.11 -
00:43
票据诈骗怎么判
行为人利用金融票据进行诈骗活动,如使用作废的汇票、本票、支票骗取财物,骗取数额较大财物的,应当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对于诈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犯罪情节的,应当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
79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