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是否是离职后代表公司签订的合同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离职后代表公司签订的合同无效,离职后就代表劳动者和公司解除了劳动关系,如果签订合同的对方并不知悉劳动者已经离开公司的事实,则劳动者和签订合同的对方构成了表见代理,两者之间签订的合同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是合法有效的。 劳动者离职,公司需要及时将相关人员离职信息知会相关人员。 《合同法》 第四十九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 《劳动合同法》 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工会能代表职工签订集体合同,尚未建立工会的用人单位,由上级工会指导劳动者推举的代表与用人单位订立。集体合同是企业与工会签订的以劳动条件为中心内容的书面集体协议。
工会可以代表职工签订集体合同,尚未建立工会的用人单位,由上级工会指导劳动者推举的代表与用人单位订立。集体合同订立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
签订合同后提前离职是否可以
签订合同后离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
2020.04.02 87 -
合同签订后提前离职是否有效
签订合同后可以提前离职。劳动者可以提前三十日递交书面辞职申请,安排工作交接办理劳动合同终止手续提前离职;用人单位存在暴力或威胁强迫其劳动、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资损害劳动者权益等法定行为的,劳动者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提前离职。
2020.01.06 158 -
未离职是否能和别的公司签合同
如果两个公司都同意,则可以未离职和别的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反之,则不可以,而且如果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单位可以与之解除劳动合同。
2020.10.31 130
-
离职与公司订的合同离职后是否有效
离职后代表公司签订的合同无效,离职后就代表劳动者和公司解除了劳动关系,如果签订合同的对方并不知悉劳动者已经离开公司的事实,则劳动者和签订合同的对方构成了表见代理,两者之间签订的合同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制
2022-04-09 15,340 -
分公司是否能够代表公司签订合同
分公司能作为合同签订主体。分公司能单独作为合同签订主体的前提是该分公司有在工商部门注册的营业执照,能够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且如果是特殊行业,如建筑类行业的话,还需要有符合该行业的资质才可以的。如分公
2022-06-02 15,340 -
离职后签订的劳动合同是否有效
1、离职申请签署之后劳动合同效力就解除。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2、离职申请只是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的解除劳动合同的要约,递交了离职申请,需要用人单位批准,用人单位同意的,双方签署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
2022-05-23 15,340 -
工会可以代表职工签订集体合同吗?工会是否可以代表职工签订集体合
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重要区别之一即为双方的签约主体不同:劳动合同是由劳动者本人与用工单位签订,而集体合同则是由职工代表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因此,集体合同是由工会或者职工代表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订立的,
2022-02-14 15,340
-
01:08
表见代理签订的合同效力是怎样
首先,表见代理合同是指行为人没有代理权限、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签订的合同,构成表见代理的合同是有效的。 也就是说,如果相对人在签订合同时有理由相信其具有代理权,那么相对人就可以向被无权代理人主张该合同的效力,要求被无权代理人承担合同中
1,741 2022.04.17 -
00:55
跟公司没签合同直接离职合法吗
跟公司没签合同直接离职不合法。只要产生了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即使未签合同,也应当遵守相关规定。就算是单位没有和员工签劳动合同,但是员工也要按照正常的离职程序,提前一个月告知用人单位,并且办理工作的交接,要注意保留相关的证据才方便于日后维权。如
1,965 2022.05.11 -
00:59
个人与公司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
个人与公司签订的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需要分情况讨论。首先,个人与公司签订的合同,需要满足以下的条件,才能够发生基础的法律效力:1、签订合同的当事人都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合同的内容符合双方的真实意愿,并不存在欺诈或者胁迫的情形;3、
1,94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