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期间离职和辞职有什么区别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动者在申请劳动仲裁期间辞职的,如果劳动者是主动辞职的,用人单位是无需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的。 一、劳动者提出离职分三种情况,只有第1种情况有补偿: 1、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书面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后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单位的批准,并可以要求支付剩余的工资及经济补偿金(每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及办理离职手续等; 2、依据《劳动合同法》37条,劳动者提前30天提出的书面离职,不需要用人单位批准就可以离职。其中,试用期提前3天书面提出;用人单位有义务结清工资办理离职手续。 3、没有提前30天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也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直接提交辞职信就走人,这个时候就是劳动者违法,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招聘该劳动者产生的费用,用人单位可以要求承担。 二、劳动者可以通过快递或挂号信邮寄给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通知(也就是通俗说的辞职信、辞职报告),这样便于保留证据。用人单位不支付劳动者工资或不为劳动者办理离职手续,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解决。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离职和辞职的区别有:方式不同,离职可能是劳动人自愿离职也可能是被用人单位辞退。但辞职则是劳动者自愿解除劳动关系。 在劳动合同期内是能够辞职的,但一般要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
辞职和自动离职有什么区别
自动离职,是职工根据企业和自身情况擅自离职,而强行解除与企业的劳动关系的一种行为。有的职工因辞职未准或要求解除合同未被同意,便擅自离职或违约出走;有的职工未说明原因不辞而别;也有的受优厚待遇诱惑而擅自跳槽等均属自动离职范围。
2020.10.17 598 -
主动离职和辞职有什么区别
1、性质不同 辞职是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的行为;而自离是职工根据企业和自身情况擅自离职,而强行解除与企业的劳动关系的一种行为。 2、待遇不同 辞职是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因为合同期未满,一般由劳动方提出解除合同申请,用
2020.12.24 683 -
自动离职和辞职有什么区别
辞职和自离的区别如下: 1、性质不同,辞职一般是指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的行为;而自离是职工根据用人单位和自身情况擅自离职,而强行解除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的一种行为。 2、待遇不同;辞职是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2020.06.13 303
-
劳动仲裁期间离职和补偿金有什么区别
劳动者在申请劳动仲裁期间辞职的,如果劳动者是主动辞职的,用人单位是无需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的。 一、劳动者提出离职分三种情况,只有第1种情况有补偿: 1、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
2022-05-05 15,340 -
劳动仲裁离职赔偿和离职补偿有什么区别?
劳动者在申请劳动仲裁期间辞职的,如果劳动者是主动辞职的,用人单位是无需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的。 一、劳动者提出离职分三种情况,只有第1种情况有补偿: 1、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
2022-04-28 15,340 -
申请劳动仲裁期间离职与补偿有什么区别
劳动者在申请劳动仲裁期间辞职的,如果劳动者是主动辞职的,用人单位是无需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的。 一、劳动者提出离职分三种情况,只有第1种情况有补偿: 1、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
2022-04-03 15,340 -
劳动仲裁期间辞职有什么补偿?
动者在申请劳动仲裁期间辞职的,如果劳动者是主动辞职的,用人单位是无需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的。 一、劳动者提出离职分三种情况,只有第1种情况有补偿: 1、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
2022-05-05 15,340
-
01:24
离职和辞职的区别
离职和辞职的区别有: 辞职,指的是员工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行为。辞职一般分为三种情况:1、如用人单位对员工有威胁、暴力等手段强迫员工劳动、或不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等,员工可随时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关系的要求;2、
75,204 2022.04.15 -
01:16
辞退和辞职有什么区别
员工主动离职和单位辞退的区别如下:员工主动离职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个人原因辞职,另一种是被迫辞职。个人原因辞职的,劳动者需要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不需要任何理由,也不要用人单位同意,但此时用人单位是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
3,003 2022.04.17 -
00:51
辞职和辞退有什么区别
辞职和辞退,一般有以下的三个区别,具体如下: 1、概念不同:辞职即辞去职务,是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的行为。辞退是用人单位解雇职工的一种行为,是指用人单位由于某种原因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一种强制措施; 2、行为主体不同:
8,634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