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诉讼是那一类型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消费权益受到侵害的申诉,主要是与经营者协商和解;向消协投诉请求调解;向工商、质监、物价、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等相关行政执法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法院起诉。
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法律责任有: 1、侵犯消费者健康权的,即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那么经营者承担的责任就是:支付医疗费、治疗期间的护理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费用,造成残疾的,还应当支付残疾者生活自助具费、生活补助费、残疾赔偿金以及由其扶养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费等费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侵犯消费者生命权的,即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那么经营者要承担支付丧葬费、死亡赔偿金以及由死者生前扶养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费等费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侵犯消费者人格尊严或者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的,应当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 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主要情形有: 1、生产、销售的商品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 2、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3、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的; 4、伪造商品的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的。
-
消费者权益有哪些类型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消费者具有以下类型的权益:1、安全保障权,购买、适用商品时,享有人身财产权安全的权利;2、自主选择权,自主选择商品的权利;3、知情权,了解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4、公平交易权,在交易时获得公平交易的条件;5、其他
2022.04.16 2,150 -
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法律责任主要是两方面的,即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但是,针对不同的主体,消费者可以追究的责任不同。例如对于商品的销售者,那么就只有违约责任。要是生产者的话,则可以多半追究的是侵权责任。
2020.11.12 363 -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怎么处理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处理办法是: 1、消费者在展会、租赁柜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提供者要求赔偿; 2、展览结束或柜台租赁期满后,也可向展览主办方、柜台出租人要求赔偿; 3、展览主办方、柜台出租
2022.03.29 592
-
那么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如何索赔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消费者在展销会、租赁柜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 展销会结束或者柜台租赁期满后,也可以向展销会
2022-11-21 15,340 -
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是什么?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的处罚办法
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已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3月15日起施行。 第一条为依法制止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2022-03-05 15,340 -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怎么维权
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护合法权益。 1、和解。与商家进行协商赔偿事宜。 2、调解。通过消费者协会或者其他调解组织协调处理。 3、仲裁。如与商家订立仲裁协议,可以通过仲裁方式解决。 4
2021-09-29 15,340 -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怎样维权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维权方式,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
2023-02-18 15,340
-
01:04
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民法典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一般法和特别法的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对消费者的权利保护有特别法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就属于特别法之一。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可知,消费者享有
4,067 2022.05.13 -
01:16
专利权的类型专利权的类型主要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类。 1、发明专利主要是指,发明人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发明专利并不要求它是经过实践证明,可以直接应用于工业生产的技术成果。它可以是一解决技术的方案,也可以是一种构思;
3,637 2022.04.15 -
01:20
商标侵权类型有几种商标侵权类型有6种,具体如下: 在同一种或者类似的商品上,经商标注册人的同意使用与其一样或相似的注册商标的。该条又可分成几种商标侵权的形式:被控侵权的商标和注册商标一模一样,被控侵权商标所使用的商品与该注册商标所使用的是同一种类等。 对侵犯
1,259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