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购物怎么投诉网络购物诈骗案例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网络购物欺诈怎么起诉?准备以下材料: 1,起诉状,弄清楚对方的基本登记信息(对方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电话等),可以自己写也可以找律师代写;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复印副本; 2,准备证据,你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和对方发生纠纷的所有对你有利证据及复印件、及其他可能对你有帮助的证据及证人名单等 3,带上诉讼费;到法院立案庭立案。 第一百零九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一百一十条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当事人遭遇网络购物诈骗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对于网络购物骗局应当提高警惕,造成损失的,可以要求行为人对自身作出退赔。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网络购物诈骗有以下几种:1.冒充亲友诈骗。2.冒充其商业伙伴对受害人实施诈骗。3.网上购物诈骗。4.虚构中奖诈骗。5.彩票预测诈骗。6.股票预测诈骗。7.钓鱼网站诈骗。8.网上招聘诈骗。
-
网络购物诈骗立案标准
国家对网上购物诈骗没有另行规定起刑点。骗取公私财物有价值3000元至1万元以上的,属于刑事犯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结合前项规定的金额范围内,共同研究本地区执行的具体金额标准,最高人民法院、
2022.04.16 1,708 -
网络购物被骗
受害人被网络诈骗的,可以直接去受害人所在地派出所报案,由派出所工作人员对受害人询问具体情况,并制作笔录,发给报案回执,如果派出所发现确实存在犯罪事实的,将予以立案。如果希望公安机关尽快立案,应当向公安机关提供详细的事实信息。
2021.04.15 158 -
网络购物如何投诉消协
1、信函式:即书面的方式,写明相关的信息,邮寄到消协所在地就可以了。 2、来访投诉:消费者直接到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可以以口头的方式,但要在投诉记录上签名。最好把有关样品带去。 3、电话投诉:拨打12315热线,这种方式便于有关部门及时掌握
2020.12.11 476
-
网络购物诈骗怎么办,网络购物骗局
1、多次汇款——骗子以未收到货款或提出要汇款到一定数目方能将以前款项退还等各种理由迫使事主多次汇款。2、假链接、假网页——骗子提供虚假链接或网页,交易往往显示不成功,让事主多次往里汇钱。3、拒绝安全支
2021-04-19 15,340 -
网络购物诈骗怎么办网络购物骗局
1、多次汇款——骗子以未收到货款或提出要汇款到一定数目方能将以前款项退还等各种理由迫使事主多次汇款。 2、假链接、假网页——骗子提供虚假链接或网页,交易往往显示不成功,让事主多次往里汇钱。 3、拒绝安
2022-05-18 15,340 -
网络购物诈骗怎样办网络购物骗局
1、多次汇款——骗子以未收到货款或提出要汇款到一定数目方能将以前款项退还等各种理由迫使事主多次汇款。 2、假链接、假网页——骗子提供虚假链接或网页,交易往往显示不成功,让事主多次往里汇钱。 3、拒绝安
2022-05-21 15,340 -
网络购物诈骗如何办网络购物骗局
1、多次汇款——骗子以未收到货款或提出要汇款到一定数目方能将以前款项退还等各种理由迫使事主多次汇款。 2、假链接、假网页——骗子提供虚假链接或网页,交易往往显示不成功,让事主多次往里汇钱。 3、拒绝安
2022-05-19 15,340
-
01:13
网络购物纠纷可以异地起诉吗
网络购物纠纷可以异地起诉。网络购物纠纷可以在异地起诉,即消费者所在地的法院起诉。对公民提起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4,182 2022.04.15 -
01:10
网络诈骗怎么立案
受害人被网络诈骗的,可以直接去受害人所在地派出所报案,由派出所工作人员对受害人询问具体情况,并制作笔录,发给报案回执,如果派出所发现确实存在犯罪事实的,将予以立案。受害人也可以拨打110报警电话报案,接线员在接到报警电话后,会就近指派警员与
2,031 2022.04.17 -
00:45
网络诈骗案怎么判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诈骗,涉嫌触犯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和诈骗罪,要对行为人追究刑事责任。诈骗数额累计计算达到三千块钱,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至少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设立用于实施
1,90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