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起诉保险公司和肇事人谁的责任大?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起诉时,原告同时起诉肇事方和保险公司的,可将两者列为共同被告。侵权赔偿与保险赔付系不同的法律关系,不属于共同诉讼,本应分案处理,但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31条和《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的规定,道路交通事故的受害人对保险金享有直接的请求权,且该请求权是法定的,故可从诉的合并的角度,将两者列为共同被告。 2、起诉时,原告仅起诉肇事方的,应向原告进行释明,由原告申请追加保险公司为共同被告或者第三人,或者由保险公司申请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原告经释明后仍不追加的,以及保险公司不申请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法院应依职权追加保险公司为第三人。保险公司虽非事故责任人,但根据《保险法》第50条、《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和《交强险条例》第31条的规定,保险公司作为赔付主体,与案件裁判结果具有直接的利害关系,法院不得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作出对其不利的裁判,剥夺其正当的诉讼权利。并且交强险“先行赔付”原则系法定原则,应当由保险公司先行对受害人进行赔付,肇事方的责任须待保险公司赔付范围确定后方能判断。故应当将保险公司追加为当事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时起诉肇事人和保险公司不需要确责,可将两者列为共同被告。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同时起诉肇事人和保险公司可以用以下的方式确定责任:承保交通强制保险的保险公司应当在责任限额内赔偿;不足部分由投保商业第三者保险的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约定赔偿;仍有不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侵权责任法》的有关规定予以赔偿。
-
如何确认肇事人和保险公司责任
同时起诉肇事人和保险公司不需要确责,可将两者列为共同被告。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2020.09.11 280 -
本公司的法人和监事,谁的责任大
监事的职权也是他的责任,包括检查公司财务、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会议提出提案等。而法定代表人以单位名义进行外务活动,在刑事角度上,法定代表人更容易被处罚,背负责任比监事更大。
2020.05.17 511 -
交通肇事保险公司赔的责任
机动车只投保了交强险的,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就应当予以赔偿;机动车既投保了交强险,又投保了商业三责险的,先由交强险按照分项责任范围先行赔付,不足时再由商业三责险理赔;机动车只投保了商业三责险的,先由保险公司在商业三责险的赔偿范围内扣除该
2020.07.29 118
-
同时起诉肇事人和保险公司如何确责?
同时起诉肇事人和保险公司不需要确责,可将两者列为共同被告。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2022-06-10 15,340 -
同时起诉肇事人和保险公司如何确责
当事人同时起诉侵权人和保险公司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下列规则确定赔偿责任: (一)先由承保交强险的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二)不足部分,由承保商业三者险的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合同予以赔偿; (
2022-05-14 15,340 -
同时起诉于交通事故肇事人和保险公司的责任如何划分
同时起诉肇事人和保险公司的,可以将肇事人和保险公司列为共同被告,肇事人和保险公司对受害人承担连带责任。保险公司和肇事者都有赔偿受害者的义务,可以列为共同被告。
2021-11-03 15,340 -
同时起诉了肇事人和保险公司怎么办
同时起诉肇事人和保险公司不需要确责,可将两者列为共同被告。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2022-06-10 15,340
-
00:54
重大责任事故罪追诉时效重大责任事故罪是指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在生产作业过程中违反规章制度,不服从管理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此罪的最高法定刑是: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
2,161 2022.04.15 -
01:35
公司破产董事有责任风险吗根据《企业破产法》的规定,公司破产后,公司将以自己的破产财产对外承担全部债务。企业破产时,出资人尚未履行足额出资义务的,清算组有权追缴这部分出资作为公司的破产财产。董事对破产公司的债务是不承担连带责任。根据《公司法》的规定,企业董事、监事和
3,900 2022.04.15 -
01:13
公司法人被起诉股东要承担责任吗原则上,公司法人被起诉,由于公司法人人格独立,所以公司对外所负的债务以公司财产清偿,公司股东仅在其出资的范围内承担有限责任。 但是也有例外的情况,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也应当对公司债
3,866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