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时售卖部员工收到假货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可起诉处理,准备以下材料:1,起诉状,弄清楚对方的基本登记信息(对方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电话等),可以自己写也可以找律师代写;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复印副本;2,准备证据,你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和对方发生纠纷的所有对你有利证据及复印件、及其他可能对你有帮助的证据及证人名单等3,带上诉讼费;到法院立案庭立案。第一百零九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第一百一十条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一)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二)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不知情的免责,员工明知,销售金额较大的涉嫌犯罪,依据共同犯罪的标准来处罚。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按销售金额的实际情况进行处罚。 1、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2、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3、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4、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不知情售卖假货的员工,不负刑事责任。员工明知是假货的情况下,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等。
-
卖假货售卖员怎么处罚
首先看卖了什么假货,卖了多少。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根据销售金额进行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以罚金。
2020.08.13 233 -
货到付款收到假货怎么办
货到付款收到假货的可以直接拒收商品,申请退款。卖家不同意退款的,可以收集征集申请售后。如果造成了损失,可以要求卖家进行赔偿。与卖家协商不成的,可以向网站服务部门投诉或者向消费者权益保护平台投诉。
2021.01.20 247
-
买到假货找不到销售部门怎么办
如果销售方能够找到的话,可以直接带着货物到商家,与商家协商进行退货处理,如果销售方已经找不到的话,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进行举报投诉,申请由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出面进行处理。我国《消费
2022-03-23 15,340 -
售卖假货员工怎么判刑
不知情的免责,员工明知,销售金额较大的涉嫌犯罪,依据共同犯罪的标准来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按销售
2021-09-30 15,340 -
卖家买到假货,销售部门没责任吗
如果销售方能够找到的话,可以直接带着货物到商家,与商家协商进行退货处理,如果销售方已经找不到的话,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进行举报投诉,申请由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出面进行处理。我国《消费
2022-04-03 15,340 -
如果买到假货卖家没收到该怎么办?
如果销售方能够找到的话,可以直接带着货物到商家,与商家协商进行退货处理,如果销售方已经找不到的话,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进行举报投诉,申请由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出面进行处理。我国《消费
2022-05-10 15,340
-
00:58
客户收到货不给货款怎么办
客户收到货不给货款应该先要保留好相关供货的证据,如合同、对帐单、收货单、传真件、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录音、汇款纪录等,及时找律师帮你先发律师函,表明你方立场,要求对方及时支付货款,若对方不理,可以起诉解决。若发现对方有财产,可以及时申请财全
7,353 2022.05.11 -
01:06
公司收不到货款怎么办
公司收不到货款的,公司可以起诉债务人要求其支付货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可知,起诉需要准备好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而拖欠货款属于买卖合同纠纷,公司应当到债务人所在地或者合同履行地法院起诉。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1,946 2022.04.15 -
01:30
相关部门及房屋征收部门工作人员违法怎么处理
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在遇到相关部门及房屋征收部门工作人员实施违法行为时,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同时,作为提起行政复议的申请人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原告,要注意保留证明房屋征收部门工作人员违法的相关证据。需要收集的相关
1,35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