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持有精神药品罪处罚是怎样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刑法》第384条规定:“非法持有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非法持有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以北京市两个案件为例:某法院判决书中认定被告人张某非法持有毒品甲基苯丙胺49.8克,系累犯,依法从重处罚。最终以被告人张某犯非法持有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罚金人民币三千元。另一法院判决书认定被告人许某、张某非法持有毒品海洛因48克,情节严重,二被告人均曾因贩卖毒品罪被判处刑罚,系累犯,依法从重处罚。以被告人许某、张某犯非法持有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六个月,罚金人民币六千元。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依法从事生产、运输、管理、使用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向吸食、注射毒品的人提供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是指依法从事生产、运输、管理、使用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单位和个人,明知他人是吸毒者,而向其提供国家管制的能够使人成瘾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行为。
-
一般非法提供精神药品罪是会怎样处罚的
如果行为人构成非法提供精神药品罪既遂,则相应的处罚为: 1、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如果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向吸毒者提供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成瘾的精神药品。
2020.09.06 92 -
非法提供精神药品罪怎么处罚
构成非法提供精神药品罪既遂应作以下处罚: 1、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犯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非法提供精神药品罪是指依法从事生产、运输、管理、使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的单位和个人,明知他
2020.10.02 103 -
非法提供精神药品罪怎么处罚?
非法提供精神药品罪处罚规定: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管理制度。
2020.09.03 123
-
非法持有毒品精神药品犯罪怎么处罚
《刑法》第384条规定:“非法持有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非法持有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2022-05-02 15,340 -
非法提供精神药品罪怎样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五十五条【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依法从事生产、运输、管理、使用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向吸食、注射毒品的人提供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
2023-03-16 15,340 -
非法提供精神药品罪怎么样处罚?
非法提供精神药品罪,自然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
2021-07-25 15,340 -
非法持有毒品精神药品单位犯罪应如何处罚
《刑法》第384条规定:“非法持有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非法持有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2022-04-29 15,340
-
01:01
非法持有毒品罪如何处罚根据《刑法》有关的规定,非法持有毒品罪的处罚标准为: 行为人非法持有鸦片重量达1000克以上、冰毒或者海洛因的重量达50克以上、或其他数量大的毒品,依法会被判处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作罚金处罚;非法持有的鸦片重量达200克以上不满
1,188 2022.04.17 -
01:04
非法持有毒品罪怎样判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非法持有毒品罪是指明知道是毒品而非法持有且数量较大的行为。 该罪的量刑标准有: 1、行为人非法持有1000克以上的海洛因、鸦片或者是50克以上的甲基苯丙胺或者是其他数量较大的毒品,依法应当判处7年以上的
584 2022.04.15 -
01:17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怎样判刑根据《刑法》有关的规定,行为人或者有关单位,违反了我国枪支使用的法律规定,有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行为,依法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或者拘役;导致情节严重的,依法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此外,如果出现以下两种情况,将按
1,85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