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业限制未履行补偿义务的应该怎么解除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用人单位与负有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义务的劳动者在竞业限制协议中对经济补偿金的标准、支付形式有约定的,从其约定。因用人单位原因不按协议约定支付经济补偿金,经劳动者要求仍不支付的,劳动者可以解除竞业限制协议。 (二)竞业限制协议对经济补偿金的标准、支付形式等未作约定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双方当事人由此发生争议的,可按劳动争议处理程序解决。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继续履行竞业限制协议的,应当按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确认的标准及双方约定的竞业限制期限一次性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应当继续履行竞业限制义务;用人单位放弃对剩余期限竞业限制要求的,应当按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确认的标准支付已经履行部分的经济补偿金。 (三)竞业限制协议生效前或者履行期间,用人单位放弃对劳动者竞业限制的要求,应当提前一个月通知劳动者。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未约定经济补偿数额并不是解除竞业限制的情形,要解除竞业限制的,可以双方协商解除,或者用人单位支付三个月补偿后解除,用人单位超三个月不支付补偿的,劳动者可要求解除。
竞业补偿一般三个月未付可解除竞业限制。三个月不仅指用人单位连续三个月不支付经济补偿,还包括用人单位时断时续不支付经济补偿,但累计满三个月。竞业限制协议中未约定经济补偿条款,但劳动者履行竞业限制义务的,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
竞业补偿多久未付可解除竞业限制
竞业补偿一般三个月未付可解除竞业限制。三个月不仅指用人单位连续三个月不支付经济补偿,还包括用人单位时断时续不支付经济补偿,但累计满三个月。竞业限制协议中未约定经济补偿条款,但劳动者履行竞业限制义务的,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2020.09.22 391 -
劳动者履行竞业限制义务的经济补偿应如何执行?
劳动者履行竞业限制义务的经济补偿应按照协议约定的标准执行,如果没有约定的,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月平均工资的30%低于劳动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劳动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2020.12.17 130 -
竞业限制未约定补偿应当如何解除
竞业限制未约定经济补偿的解除方式为:劳动者可以和用人单位协商解除,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解除。未约定经济补偿但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2020.11.15 158
-
竞业限制未履行补偿义务的是否可以解除
(一)用人单位与负有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义务的劳动者在竞业限制协议中对经济补偿金的标准、支付形式有约定的,从其约定。因用人单位原因不按协议约定支付经济补偿金,经劳动者要求仍不支付的,劳动者可以解除竞业
2022-03-21 15,340 -
竞业限制未履行赔偿义务的是否可以解除?
(一)用人单位与负有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义务的劳动者在竞业限制协议中对经济补偿金的标准、支付形式有约定的,从其约定。因用人单位原因不按协议约定支付经济补偿金,经劳动者要求仍不支付的,劳动者可以解除竞业
2022-04-21 15,340 -
未履行竞业限制义务会被单位开除吗?
被开除一样要遵守竞业限制,除非公司没给补偿。 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和经济补偿,当事人解除劳动合同时,除另有约定外,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履行竞业限制义务,或者劳动者履
2022-11-03 15,340 -
劳动者履行竞业限制义务的经济补偿应如何执行
劳动合同到期后的竞业禁止,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约定。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经济补偿,竞业限制补偿金是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履行竞业限制义务的补偿,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有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同时与劳动者约定在劳动合
2022-10-18 15,340
-
01:27
什么是竞业限制义务竞业限制是用人单位对员工采取的一种以保护其商业秘密为目的的特殊法律措施。具体是指,根据法律的规定,或者根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约定,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或者劳动关系结束后的一定时期内,限制或者禁止员工在本单位任职期间同时兼职于业务竞争单位,
5,607 2022.04.15 -
01:29
竞业限制补偿金怎么算首先,竞业限制是用人单位对员工采取的一种以保护其商业秘密为目的的特殊法律措施。具体是指,根据法律的规定,或者根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约定,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或者劳动关系结束后的一定时期内,限制或者禁止员工在本单位任职期间同时兼职于业务竞争
2,129 2022.04.17 -
01:21
竞业限制义务的成立条件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竞业限制成立应当同时满足以下五项条件:1、书面约定。因为竞业限制关系到员工的择业权和生存权,而并非属于企业内部制度可以约定的事项,故企业应当与涉密员工单独签订书面协议,或者在劳动合同中进行约定;2、特定的主体。
1,836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