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与非罪的界限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行为人以诈骗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都构成诈骗罪,并且追究刑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和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集资诈骗罪罪与非罪的界限如下: 1、本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2、本罪是目的犯、法定犯、数额犯、结果犯;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
行为人的行为违反了《刑法》,社会危害性必须达到严重程度,应当接受刑事处罚的,构成犯罪;反之行为人的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政违法等等,或者社会危害性较小的不构成犯罪。
-
合同诈骗罪中罪与非罪的界限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的界限,区分的关键在于考察行为人签订、履行合同的目的;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欺诈行为的界限,区分的关键在于骗取的财物是否达到数额较大
2020.07.13 147 -
职务侵占罪与诈骗罪的界限应该是什么
职务侵占罪与诈骗罪的界限: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大量公私财产的行为;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本单位财产的行为;职务侵占罪的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
2022.04.14 225 -
诈骗罪与民事欺诈的界限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民事欺诈行为则是指在民事活动中,一方当事人故意以不真实情况为真实的意思表示,使对方陷于错误认识,从而达到引起一定民事法律关系的不法行为。两者都可表现为
2020.06.29 415
-
诈骗罪与非罪的界限是什么?
诈骗罪(刑法第266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1996年12月16日)的
2022-04-10 15,340 -
合同诈骗罪与非罪的界限是什么?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一般情况下,合同诈骗犯罪往往与合同纠纷交织一起,罪与非罪的界限容易混淆
2022-05-06 15,340 -
贷款诈骗罪与非罪的界限是什么?
罪的界限 1、“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区别罪与非罪界限的重要标准。在认定诈骗贷款罪时,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贷款到期不能偿还,就以诈骗贷款罪论处。实际生活中、贷款不能按期偿还的情况时有发生,其原因也很复杂
2022-04-01 15,340 -
诈骗罪与非罪之间的界限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
2021-07-27 15,340
-
00:57
诈骗罪与非法集资罪的区别诈骗罪与非法集资罪的区别: 1、两罪的犯罪对象有所不同; 诈骗罪的犯罪对象通常是特定的,即行为人主要针对特定的人、或者特定的单位实施诈骗的行为,并获得相应的钱财;而非法集资罪的犯罪对象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用以集资获利的资金,通常包含财务和金钱;
892 2022.04.17 -
01:00
诈骗罪与盗窃罪的区别诈骗罪与盗窃罪,一般有以下的四个区别,具体如下: 1、概念不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3,210 2022.04.17 -
00:54
什么是指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依《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
1,666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