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合同纠纷要找哪个法院起诉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涉及到案件管辖权的问题,一般是原告就被告的原则,向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相关规定:《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第二十二条下列民事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一)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二)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运输合同纠纷较一般合同纠纷复杂,它涉及到承运人是否正确履行合同、是否造成货物毁损、是否按时运到,收货人是否履行收货义务等。从便利审判与诉讼以及存在实际联系的角度出发,运输合同纠纷由运输始发地、目的地或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是适宜的。目的地是指客、货运输的最终到达地。
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在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所在地、被告住所所在地、合同标的物所在地之一约定管辖法院,约定的法院有管辖权。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当事人应当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否则将面临法院不予受理的后果。
-
运输服务合同纠纷应当向哪个法院起诉
由运输始发地、目的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这三个地方各人民法院对这类运输合同纠纷都有管辖权,当事人到任何一个法院起诉都可以。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不得无故推托,应当依法受理。对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中一个法院起诉,由
2021.01.23 139 -
运输合同纠纷地处哪个法院?
运输合同纠纷的管辖法院是运输始发地、目的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上述3个地方各人民法院对这类运输合同纠纷都有管辖权,当事人到任何一个法院起诉都可以。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不得无故推托,应当依法受理。对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当事人只能选择
2020.03.17 244 -
运输合同纠纷由哪个法院管辖
运输合同纠纷的管辖法院可以是运输始发地、目的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如果被告住所地和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的法院管辖。当事人可以择一法院起诉。
2020.10.03 229
-
运输合同纠纷向哪个法院起诉
涉及到案件管辖权的问题,一般是原告就被告的原则,向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因
2022-03-14 15,340 -
运输合同纠纷哪个法院管辖
1、在铁路、公路、水上、航空运输和联合运输合同发生的纠纷,不同于一般的合同纠纷,即包括一方不履行合同发生的纠纷,如无故拖延运输期限,又包括在运输过程或者到达目的地时,托运的物品被损坏、丢失,或者对运输
2022-06-01 15,340 -
运输合同纠纷管辖法院是哪个
运输合同纠纷管辖法院是哪个 运输合同纠纷管辖法院是哪个,下面为大家讲解: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因铁路、公路、水上、航空运输和联合运输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运输始发地、目的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2022-08-08 15,340 -
运输合同纠纷由哪个法院管辖
因铁路、公路、水上、航空运输和联合运输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运输始发地、目的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上述3个地方各人民法院对这类运输合同纠纷都有管辖权,当事人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法院起诉。另外,海上
2022-11-25 15,340
-
01:54
联合运输合同纠纷要怎么解决
联合运输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有三种。 第一种是和解或调解。联合运输合同发生争议时,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和解,或者通过第三者进行调解。和解是指当事人通过自行友好协商,解决合同发生的争议。调解是由当事人以外的调解组织或者个人主持,在查明事实和分清是
1,026 2022.04.17 -
00:57
债权债务纠纷向哪个法院起诉
对于一般债权债务纠纷的管辖法院,如果双方有约定的,从约定,无约定的可以向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借贷双方就合同履行地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事后未达成补充协议,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交
1,524 2022.04.17 -
01:51
合同纠纷起诉要哪些信息
合同纠纷起诉具体需要的信息为: 1、原、被告的身份证明: (1)原告为个人的,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必要时提供原告的户籍证明;被告为个人的,提供其户籍证明或暂住证明; (2)原告为单位的,提供其营业执照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原件;被告为单
353 2023.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