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一方贷款未还妻子起诉是否有用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俩任何一方的债务,除法律规定的以外,都属于夫妻共同债务,所以,夫妻一方贷款未还,银行起诉,另一方也要负法律责任的。夫妻共同债务是指为满足夫妻共同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夫妻共同债务主要是基于夫妻家庭共同生活的需要,以及对共有财产的管理、使用、收益和处分而产生的债务。 债务范围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婚前一方借款购置的财产已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为购置这些财产所负的债务; (二)夫妻为家庭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 (三)夫妻共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负的债务,或者一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经营收入用于家庭生活或配偶分享所负的债务; (四)夫妻一方或者双方治病以及为负有法定义务的人治病所负的债务; (五)因抚养子女所负的债务; (六)因赡养负有赡养义务的老人所负的债务; (七)为支付夫妻一方或双方的教育、培训费用所负的债务; (八)为支付正当必要的社会交往费用所负的债务; (九)夫妻协议约定为共同债务的债务; (十)其他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的债务。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夫妻一方名义所欠的债务,原则上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夫妻双方都应承担还款责任。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出借人与借款人明确约定借款系个人债务,或者能够证明夫妻对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且债权人知道该约定的,该借款只能由借款的一方的承担责任。
夫妻一方欠钱被起诉另一方不一定有责任,如果该借款是夫妻共同债务则另一方有责任,因为夫妻共同债务要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偿还责任,可以由夫妻共同财产清偿。
-
夫妻一方名下有贷款还能贷不
符合条件可以贷款。已婚人士贷款买房,夫妻任何一方信用记录不良,银行都会拒绝放贷。以夫妻一方名义贷款买房,即使贷款人征信记录良好,若其配偶多次逾期还款,银行也会怀疑家庭还款能力及信用程度,在放贷时更加谨慎。若夫妻一方两年内连续三次逾期还款,或
2021.02.01 1,117 -
夫妻婚内一方贷款离婚是否一起承担
夫妻婚内一方贷款离婚是否由双方共同承担要根据是否属于夫妻共同债务来决定。根据规定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者事后追认的债务,以及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所需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或者
2022.04.14 549
-
夫妻一方贷款未还,另一方起诉妻子是否有责任呢?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俩任何一方的债务,除法律规定的以外,都属于夫妻共同债务,所以,夫妻一方贷款未还,银行起诉,另一方也要负法律责任的。夫妻共同债务是指为满足夫妻共同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夫妻共同债务
2022-04-25 15,340 -
夫妻一方在银行贷款未还,起诉妻子能否还清贷款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俩任何一方的债务,除法律规定的以外,都属于夫妻共同债务,所以,夫妻一方贷款未还,银行起诉,另一方也要负法律责任的。夫妻共同债务是指为满足夫妻共同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夫妻共同债务
2022-05-07 15,340 -
夫妻一方贷款未还另一方起诉是否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俩任何一方的债务,除法律规定的以外,都属于夫妻共同债务,所以,夫妻一方贷款未还,银行起诉,另一方也要负法律责任的。夫妻共同债务是指为满足夫妻共同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夫妻共同债务
2022-04-25 15,340 -
夫妻一方贷款未还,另一方起诉是否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俩任何一方的债务,除法律规定的以外,都属于夫妻共同债务,所以,夫妻一方贷款未还,银行起诉,另一方也要负法律责任的。夫妻共同债务是指为满足夫妻共同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夫妻共同债务
2022-04-28 15,340
-
00:56
夫妻一方有债务,另一方是否要承担
夫妻一方有债务,另一方是否要承担,要看是什么情形下产生的债务。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债权人以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为由主张权利的,那么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债务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债
1,433 2022.05.11 -
01:03
夫妻一方欠债如何起诉离婚
夫妻一方欠债,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话,当事人可以向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需要注意,当事人在提起诉讼的时候,需要向人民法院递交书面的起诉状。而起诉状当中,应当记载以下的内容:双方当事人的身份信息、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以及相关的事实理由。 具
583 2022.04.25 -
01:02
夫妻一方失踪怎么起诉离婚
夫妻一方起诉离婚,被告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具体来说,“经常居住地”是相对于基层法院的管辖范围而言。如果在地级市长期居住,但分别有几处居住场所,且居住
547 202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