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非正常离职劳动仲裁需要些什么手续?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动者非正常离职是有工资的,但是如果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因为劳动者的离职给用人单位造成一定损失的,用人单位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劳动者赔偿一定损失的。如何申请劳动仲裁: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北京地区不需要提供登记信息)。2、提交材料后,5个工作日仲裁委给予立案,然后给双方举证期,给对方答辩期;然后开庭审理,之后对你们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仲裁委会下达裁决书;劳动仲裁60天内结案;对于裁决书不服,劳动者可以起诉到法院;3、申请劳动仲裁期间,不耽误劳动者去新单位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非正常离职需要的手续: 1、辞职者一人亲自填写辞职申请表一式四份,交于所在单位相关职能部门。 2、单位接到辞职申请后,根据情况进行审核或审批。 3、对于审核或批准的辞职,单位填写辞职人员档案转递通知单连同辞职者本人档案和另一份辞职申请表一并转至同级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服务机构。
一、申请。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必须提交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写明:申诉人姓名、职业、住址、工作单位,企业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被申诉人的情况;申诉请求和事实根据;委托代理人的资格及代理权限;申斥日期等。 二、审查受理。对符合受理条件的,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应填写《立案审批表》,仲裁委员会或其办事机构负责人应在7日内审批并作出决定。决定立案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内通知申诉人,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诉人,并告知其在15日内提交答辩书和证据。决定不立案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7日内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送达申诉人。 三、仲裁准备。1、组成仲裁庭。仲裁委员会对决定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应在自立案之日起7日内按《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织规则》的规定组成仲裁庭。对事实清楚,案情简单,适用法律、法规明确的案件,可由仲裁委员会指定1名仲裁员独任进行。2、对应当回避的仲裁委员会的成员、被指定的仲裁员、仲裁庭的书记员、鉴定人、勘验人和翻译人员等,作出回避决定。3、调查取证。仲裁庭人员应认真阅当事人的申诉和答辩材料,调查、收集证据,查明争议事实。对于需要勘验或鉴定的问题,应提交法定部门进行,没有法定部门的,由仲裁员会委托有关部门进行。各地仲裁委员会之间可以互相委托调查,受委托方应当在委托方要求的期限内完成调查。因故不能完成的,应当在要求期限内函告委托方仲裁委员会。4、拟定仲裁方案。仲裁庭成员应当根据调查的事实,拟定对劳动纠纷的处理方案。 四、仲裁审理。1、通知当事人。仲裁庭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应于开庭4日前,将列有仲裁庭组成人员、开庭时间、地点的书面通知送达当事人。当事人接到通知后,无正当拒不到庭的,或在开庭期间未经仲裁庭许可自行退庭的,对申诉人按撤诉处理,对被祈人作缺席裁决。2、先行调解。仲裁庭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应先行调解,调解不成的,要及时仲裁。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制作仲裁调解书,调解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字、仲裁员署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并送达当事人。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调解书送达前当事人反悔的,以及当事人拒绝受调解书的,仲裁庭应及时仲裁。3、开庭裁决。仲裁庭开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按照以下程序进行:由书记员查明双方当事人、代理人及有关人员是否到庭,宣布仲裁庭纪律;首席仲裁员宣布开庭,宣布仲裁员书记申请回避并宣布案由;听取申诉人及被诉人的答辩;仲裁员以询问方式,对需要进一步了解的问题进行当庭调查,并证询双方当事人的最后意见;根据当事人的意见,当庭再行调解;不宜进行调解或调解达不成协议的案件,及时休庭合议并作出裁决;仲裁庭复庭,宣布仲裁裁决;对仲裁庭作结论或需提交仲裁委员会决定的疑难案件,仲裁庭可以宣布延期裁决。4、制作仲裁裁决书。仲裁庭作出仲裁裁决后,应当制作仲裁裁决书。仲裁裁决书由仲裁员署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仲裁庭当庭裁决的,应当在自裁决作出之日起7日内发送裁决书;定期另行裁决的,当庭发给裁决书。5、仲裁期限。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劳动仲裁需要什么手续?
劳动仲裁需要的流程是:提交齐全的立案资料至劳动仲裁委员会,委员会收到申请后做出受理或驳回的决定,受理后开庭审理并通知双方当事人,若双方可达成意见统一则进行调解,若不可调解委员会给出判决书,不履行判决书的进行强制执行。
2020.06.04 144 -
-
劳动仲裁正常需要多久?
劳动仲裁正常需要四十五日,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仲裁委员会主任或者其委托的仲裁院负责人书面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
2020.02.06 95
-
非正常离职需要什么手续
自动离职是指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时不履行解除手续,擅自出走离岗,或者解除手续没有办理完毕而离开单位。 用人单位非正常离职需要什么手续对擅自离职的职工可按旷工处理,给予除名。按照国家规定,自动离职的劳动者
2022-08-27 15,340 -
非正常离职需要什么手续?
1、辞职者一人亲自填写辞职申请表一式四份,交于所在单位相关职能部门。2、单位接到辞职申请后,根据情况进行审核或审批。3、对于审核或批准的辞职,单位填写辞职人员档案转递通知单连同辞职者本人的你事档案和另
2023-06-16 15,340 -
劳动仲裁后离职需要什么手续
既然已申请劳动仲裁,最好是劳动仲裁立案后再办理离职手续。如果用人单位坚持要求现在办理,那么劳动者办理离职手续时需要看清楚,不要在对于仲裁请求不利的书面文字上签字。用人单位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或者说
2022-02-13 15,340 -
劳动者非正常离职有工资吗, 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者非正常离职是有工资的,但是如果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因为劳动者的离职给用人单位造成一定损失的,用人单位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劳动者赔偿一定损失的。如何申请劳动仲裁: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2-04-08 15,340
-
01:00
劳动仲裁撤诉需要带什么资料劳动仲裁撤诉需要带的资料,一般只有撤诉申请书。撤诉是原告行使诉讼权利的体现,应当由原告决定是否提出申请。起诉是原告的诉讼行为,撤诉也应该是原告的诉讼行为。被告除提起反诉外,不得为撤诉行为。原告是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的,可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申请撤
2,428 2022.05.11 -
01:08
劳动仲裁需要什么证据劳动仲裁需要准备以下证据:1、仲裁申请书;2、申请人的身份证复印件;3、被申请人用人单位的企业信息;4、能够证明与被申请人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例如劳动合同、工资流水、社保缴纳记录、打卡记录等等。仲裁是向的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7,614 2022.05.11 -
01:07
职工办退休需要什么手续要那些资料职工办退休需要以下手续和资料:户口本、身份证、退休申请表、职工档案,特殊情况退休还需要劳动能力鉴定书、特殊工种的证明材料等。在达到退休年龄前一个月,由单位或个人提交到社保局,一般在办理完退休手续的第二个月就可以领取到养老保险金。根据相关法律
10,762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