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和个人之间的借款是否属于民间借贷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如何确认公民与企业之间借贷行为效力的批复》中规定:“公民与非金融企业(以下简称企业)之间的借贷属于民间借贷,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但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为无效:一、企业以借贷名义非法向职工集资的;二、企业以借贷名义非法向社会集资的;三、企业以借贷名义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的;四、有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的。”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款案件的若干意见》中还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用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4倍之内的利息,依法受法律保护,超出部分则不受法律保护。”公司流动资金比较紧张,银行不给贷款,如与个人签订借款合同,借款合同有效,但利息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的部分不受保护。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企业向公民出借款项,是其行使财产权的表现。根据最高法院民发[1991]21号《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一条和第六条,以及法释[1993]3号《关于如何确定公民与企业之间借贷行为效力问题的批复》的规定,民间借贷包括公司与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借贷。
不属于,两者不同之处主要有:一是在法律关系的主体上,典当关系的成立要求一方为符合条件后经申请设立的典当行,而民间借贷关系的主体是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非金融机构);二是在法律关系的内容上,典当关系以当户的物为担保前提,而民间借贷并不必然要求存在担保,即使要求担保也并不限制借款人或者第三人的担保;三是在权利义务的条件上,典当关系是一种有偿借款,是附期限、附质押或抵押条件的,而民间借贷并不必然是有偿借款或者要求附条件;四是在法律后果上,典当关系的赎当是当户的权利,而民间借贷关系的担保是借款人的权利。
-
银行贷款是否属于民间借贷?
如果向银行贷款出现以下法律规定的情形,那么该银行贷款不可用于民间借贷。 1.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2.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等。
2021.02.04 805 -
银行贷款是否属于民间借贷
不属于。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银行贷款并不是民间借贷,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而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不属于民间借贷的范围。
2020.10.06 596 -
-
公司和个人之间借款是否有效
个人与企业之间的借贷并不是所有的都是有效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认公民与企业之间的借贷行为效力问题的批复》中指出: 公民与非金融企业(以下简称企业)之间的借款于民间借贷。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
2022-05-26 15,340 -
民间借贷是否属于借款合同
1、民间借贷属于借款合同。 2、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所以民间借贷是借款合同的一种。另有经金
2022-06-11 15,340 -
公司和个人之间借款是否都有效
一、个人与企业之间的借贷并不是所有的都是有效的。 二、公民与非金融企业(以下简称企业)之间的借款于民间借贷。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但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无效: 1、企业以
2022-10-18 15,340 -
公民与企业之间的借贷行为是否属于民间借贷, 哪些借款行为是有效的
公民与企业之间的借贷行为属于民间借贷。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认公民与企业之间借贷行为效力问题的批复》的规定,公民与非金融企业(以下简称企业)之间的借贷属于民间借贷。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即可
2022-02-28 15,340
-
01:23
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借贷是否合法企业和个人都是属于民事活动中合格的主体,企业与个人间借贷行为一般是合法的,但是要符合以下条件: 1、基于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 2、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3、不违背公序良俗。 对借款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应依据以下原则处理: 1、维
9,629 2022.08.06 -
01:12
民间借贷是否合法民间借贷只要与法律规定的条件相符合,即合法。 民间借贷是一种民事行为,会受到法律的约束和保护。 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自然人与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中,有约定要支付利息的,那么借款的利率必须要遵守规定。同时,民间借贷的利率,能适当的超过银行的利
5,555 2022.05.11 -
00:53
个人之间借款不还如何起诉个人之间借款不还,起诉的流程如下: 1、要明确是否符合起诉的法定条件。只有符合起诉法定条件的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例如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以及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确认起诉的被告,例如一人
326 2023.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