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谈话过程中帮助致人死亡的行为人是否构成了帮助杀人罪如何处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这种行为属于刑法中所说的帮助自杀行为。帮助自杀,是指他人已有自杀意图,行为人对其在精神上给予支持或鼓励,从而坚定其自杀的意念和决心;或者在物质上加以帮助,如提供自杀工具,帮助实施自杀行为等,从而使他人得以实现其自杀意图。司法实践中,对于前一种情况,由于帮助人对自杀者死亡的结果所起的原因作用很小,危害也不大,一般不追究杀人的责任。对于后一种情况,由于帮助人在物质上为自杀人提供了条件,或者直接参与了自杀行为的实施,对于自杀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具有较为直接的促进作用。所以,如果帮助人的帮助行为社会危害性较大,情节较为严重,需要用刑罚加以惩处的,通常认定为故意杀人。但是由于自杀是自杀者本人的意志决定的,可对帮助者从轻或减轻处罚;对于那些社会危害性较小的,帮助人主观动机、行为表现不恶劣的,也可以不以犯罪论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帮助病人自杀是否有罪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自杀者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帮助者是不构成犯罪的,但是如果自杀者是不能正确理解死亡意义的儿童或者是精神病患者,帮助者则涉嫌故意杀人罪。
-
帮助病人自杀的罪?
如果自杀者是不能正确理解死亡意义的儿童或者是精神病患者,帮助病人自杀有罪,构成故意杀人罪,一般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实害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
2020.07.16 164 -
教唆帮助他人自杀构成故意杀人罪吗
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教唆帮助他人自杀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但考虑到在教唆、帮助自杀中,自杀者的行为往往起决定作用,因此,应根据案情从宽处罚。如果行为人的行为不很积极,作用不大,主观愿望出于善意,这时可不以犯罪论处。但
2020.05.14 174 -
如何认定是否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认定标准如下: 1、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 2、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表现为行为人具有致人死亡的行为; 3、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其行为的结果抱有过失的心理状态。
2020.04.18 117
-
通过谈话过程中帮助致人死亡的行为人是否构成了帮助杀人罪
这种行为属于刑法中所说的帮助自杀行为。帮助自杀,是指他人已有自杀意图,行为人对其在精神上给予支持或鼓励,从而坚定其自杀的意念和决心;或者在物质上加以帮助,如提供自杀工具,帮助实施自杀行为等,从而使他人
2022-04-11 15,340 -
在义务帮工人帮助帮工过程中致人损害受害的怎么办
义务帮助工人在帮助过程中损害和保护自己的权利:1。一般来说,帮助工人在帮助活动中造成损害的,由被帮助工人承担赔偿责任。被帮助工人因爱等原因免费提供劳动的,被帮助工人是受益人,帮助活动的结果是被帮助工人
2021-12-30 15,340 -
帮助他人取得毒品并给他人提供相应的帮助材料的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
如果他人涉嫌贩卖毒品罪,帮助取毒品者涉嫌贩卖毒品罪,属于从犯,可以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从犯从轻处罚,具体量刑看情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
2022-01-27 15,340 -
帮助他人销赃是否构成犯罪
涉嫌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
2022-02-01 15,340
-
01:09
过失致人死亡罪如何处罚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相比,两者都造成了他人死亡的结果,不同之处在于过失致人死亡的场合,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会导致
878 2022.04.17 -
01:03
过失致人死亡罪处罚标准
过失致人死亡罪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过失致人死亡罪的主观方面必须是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本罪在客观上必须实
1,351 2021.04.25 -
01:07
绑架罪过失致人死亡如何定罪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的规定,以前犯绑架罪致人死亡的情况属于绑架罪的结果加重情形,从重处罚。然而最新的刑法修正案九去掉了这一部分的内容,所以犯绑架罪过失致人死亡的情形则成为了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了两个罪名,这种情况在刑法学上称为想象
2,65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