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起诉离婚应该什么样的条件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什么情况下可以起诉离婚?诉讼离婚的适用条件(1)夫妻一方要求离婚,而另一方不同意离婚的;(2)双方自愿离婚,但就子女抚养、财产分割、债务负担等问题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3)双方都同意离婚,但一方不在国内居住,或下落不明或宣告失踪,或被劳教、劳改而无法亲自去办理登记离婚的;(4)未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且为法律所承认的事实婚姻。注意: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起诉离婚需要的条件: 1、离婚诉讼的提起,必须是婚姻关系的一方当事人,其他任何第三人均不得以诉讼当事人的身份提出离婚诉讼; 2、提起离婚诉讼的一方,必须与被告方具有合法夫妻关系,即双方必须是合法配偶,其他关系不能提起诉讼离婚; 3、提起离婚诉讼的一方,必须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不能提起诉讼离婚; 4、提起离婚诉讼的一方,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离婚起诉状及副本各一份,起诉书中要有明确的诉讼请求、事实、理由、财产的分割、子女的抚育及相关的证据; 5、夫妻共有财产的清单(含房产、股票、债券等); 6、原告应呈交能证明其与被告的合法夫妻关系的结婚证或夫妻关系证明书; 7、原告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离婚起诉状。
起诉离婚需要具备以下条件:双方当事人领有结婚证,当事人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该案件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起诉离婚需要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
-
法院起诉离婚什么条件
法院起诉离婚具备的条件包括: 1、当事人双方领有结婚证。 2、起诉离婚的提起,必须是婚姻关系的一方当事人,其他任何第三人均不得以起诉当事人的身份提出起诉。 3、提起起诉离婚的一方,必须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不能提
2021.03.18 85 -
起诉离婚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起诉离婚需要具备下列条件: 一、当事人双方领有结婚证。 二、起诉离婚的提起,必须是婚姻关系的一方当事人。 三、提起起诉离婚的一方,必须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2021.04.08 102
-
去法院起诉离婚应该什么文件
法院离婚程序一般是: 1、到法院立案大厅申请离婚诉讼,对符合条件就会给于立案,去申请的时候要提交的资料包括:请求判定离婚的起诉书(一式三份)、户口本、身份证(临时身份证、户籍证明、军官证、士官证、军队
2022-04-28 15,340 -
法院起诉离婚应该怎么办理呢,起诉离婚的条件是什么呢
条件如下: 1、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2、实施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3、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4、因感情不和满二年的; 5、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诉讼的,应准予离婚。 6、一
2022-08-24 15,340 -
法院应该怎么样起诉离婚
1、确定好管辖。根据原告就被告的原则,需要到被告所在地起诉,也可以到被告经常居住地起诉;2、准备起诉状。离婚起诉状有范本可以参考,参见参考资料,不过最好还是咨询律师,提供专业意见,因为不同的家庭情况都
2022-08-18 15,340 -
起诉离婚,应该向什么法院起诉
1、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离婚案件属于普通民事案件,原告要提起离婚诉讼,必须到被告住所地,即公民的户
2021-04-15 15,340
-
01:42
拿借条应该怎么样去法院起诉
如果借款人在承诺的还款到期之后,债权人可以随时向借钱人进行电话或上门催收,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的,或者催收无进展,债权人可以直接凭借借条、或欠条或借款合同等凭证和转款的银行流水、收据等交付凭证相关证据向人民法院提及起诉,起诉时需要向人民法院
1,360 2022.04.17 -
01:24
起诉离婚的条件是什么
只要一方提出离婚,而另一方不同意离婚,提出离婚的一方就符合起诉离婚的条件,可以起诉离婚。起诉离婚时,应当起草起诉状,并向人民法院提交原告、被告的身份证或者户口本证明原告和被告的身份,另应提交双方结婚证作为证据。具备以上材料,人民法院就会受理
3,842 2022.04.17 -
01:19
起诉离婚的条件
起诉离婚的条件是,双方就离婚事宜无法达成一致并签订离婚协议。离婚时,男女双方如果有一方不同意离婚,或者双方就财产分割存在争议,或者双方就子女抚养权存在争议,均应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人民法院判决处理。如果起诉离婚时,对方不同意离婚。根据《民法
1,42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