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人欠钱不还有什么后果?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例如,公司欠钱不还,如何追讨债务? 1、协商 遇到公司欠钱不还的情况,首选的方式是协商,这种方法是最省时省力的。 2、请求支付令 支付令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债权人的申请,依法作出的督促债务人为一定给付义务的法律文书。 法院向债务人发出支付令是有一定条件的: (1)请求债务人给付金钱或有价证券; (2)请求给付的金钱或有价证券已到期且数额确定,并写明了请求所根据的事实和证据; (3)债权人与债务人没有其他债务纠纷; (4)支付令能够送达债务人。 3、起诉 如果支付令发出后,对方有异议,那就只能选择起诉了。公司欠钱不还的诉讼适用我国民事第一审普通程序。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债务人欠钱不还,债权人有权起诉债务人。法院出具判决书之后仍然不还的,债权人有权申请强制执行。 人民法院除对被执行人予以处罚外,还可以根据情节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将被执行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义务的信息向其所在单位、征信机构以及其他相关机构通报。 债务人如果有藏匿、转移财产等拒不执行行为,法院可以采取司法拘留措施。如果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嫌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罪,要承担刑事责任。 如果债务人确无可执行财产,法院会裁定中止执行,待中止执行情形消失后,债权人可以申请恢复执行。
债务人欠钱不还的后果如下:债务人不偿还债务,可以起诉债务人;根据情节将债务人列入失信人名单;拒不执行、转移财产的,可以采取拘留措施。
-
债务人不还钱的有什么法律后果
债务人不还钱的有以下法律后果: 1、产生逾期利息; 2、有可能会被起诉或者申请支付令; 3、如果已经做出生效判决仍拒不清偿的,可能会被强制执行,法院有可能将被执行人列入失信人名单。
2021.01.11 132 -
欠钱不还有什么后果
欠钱不还的,会有还本付息的民事后果。如果对方向法院起诉并获得胜诉判决的,还可以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并且如果欠款人对法院的生效判决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可能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罪,可能会要承担刑事责任。
2020.12.08 256 -
欠钱不还有什么后果
欠钱不还可能有四种后果,具体如下: 1、到了还款日期仍未还款的,若借条中约定了相应的违约责任,如滞纳金等,债务人可能要承担除本金、利息以外的违约金; 2、若债权人向法院起诉后,仍不还款的,可能会被列入黑名单; 3、民间借贷一般不用承担刑事责
2022.05.21 998
-
债务人欠钱不还有什么后果
1、债务人催款。 2、产生罚息(这将会增加日后的还款压力)。 3、会诉讼法院要求强制执行。 4、若有抵押物的收回抵押物,并将抵押物用于拍卖,卖后资金用于偿还债务。 5、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2021-04-02 15,340 -
债务人欠钱不还有哪些后果
1、债务人催款。 2、产生罚息(这将会增加日后的还款压力)。 3、会诉讼法院要求强制执行。 4、若有抵押物的收回抵押物,并将抵押物用于拍卖,卖后资金用于偿还债务。 5、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2022-05-20 15,340 -
债务人不还钱有欠条不还有哪些后果
债务人不还钱有欠条的话可以到法院诉讼解决,没有欠条的可以录音,收集付款凭证等证据后,到法院诉讼解决,判决生效后申请强制执行。到法院立案的步骤:1、写起诉状,份数为被告人数+1份。身份证复印件一份;被告
2022-04-29 15,340 -
债权人死后债务人不还钱会有什么后果
1、俗话说,冤有头债有主。不少欠款人因为债权人死亡便觉得松了一口气,觉得债的主人死掉了,钱也没有还的必要了,于是便消极还款,甚至逾期后仍迟迟不还。 2、这种“人死债灭”只是个人想法,法律并不会承认,因
2022-11-24 15,340
-
01:40
欠钱不还被起诉会有什么后果欠钱不还被告上法庭的,法院会根据所提交的相关证据作出相应的判决,欠钱人要还清欠款,在法院判决后,在履行期限内欠钱人仍然拒绝不还的,原告可以直接至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依法查封、冻结被执行人的财产,如果被执行人有能力履行却拒绝不履行的,法院
6,097 2022.04.17 -
01:12
起诉后债务人不还钱怎么办起诉后债务人不还钱的的做法如下: 1、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 2、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间不提出异议又不履行支付令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根据对方个人财产情况对债务进行清偿。 3、对于欠债不还的,可以选择起诉,前提是有证据
800 2023.01.04 -
00:53
债务人有钱不还法院怎么办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债务人如果有钱不还,法院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追讨回债务: 1、和对方签订再次一个还款协议并公证。还款协议中双方要约定还款的具体方式和还款的日期。如果对方到期还不履行合同义务的话,可以申请法院就债务人的财产进行强制执行。但
1,521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