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解释对诈骗罪取保候审犯罪人有哪些义务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取保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取保候审的义务如下,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三)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四)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 (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 (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 (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
取保候审的被取保候审人有哪些义务
取保候审制度的被取保候审人有以下义务: 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2、不得干扰证人作证、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3、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等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2020.09.26 180 -
被取保候审人有哪些义务
被取保候审人有离开所居住的市、县需要经过执行机关批准、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等义务。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2020.10.01 135 -
被取保候审人有哪些义务?
被取保候审人有离开所居住的市、县需要经过执行机关批准、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等义务。
2020.10.19 164
-
诈骗罪取保候审保证人义务有哪些
1、诈骗罪取保候审的保证人的义务,与其他犯罪的保证人的义务没有什么不同。 2、《刑事诉讼法》第68条规定:”保证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一)监督被保证人遵守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二)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
2022-03-26 15,340 -
对于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有哪些义务,解
《刑事诉讼法》第56条规定了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的义务,有以下几项: 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正当理由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有正
2022-04-18 15,340 -
诈骗罪取保候审保证人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1、诈骗罪取保候审的保证人的义务,与其他犯罪的保证人的义务没有什么不同。 2、《刑事诉讼法》第68条规定:”保证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一)监督被保证人遵守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二)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
2022-04-04 15,340 -
诈骗罪案件中,被取保候审人,有哪些义务
1、诈骗罪取保候审的保证人的义务,与其他犯罪的保证人的义务没有什么不同。 2、《刑事诉讼法》第68条规定:”保证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一)监督被保证人遵守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二)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
2022-04-17 15,340
-
01:16
取保候审司法解释大家好,我是110咨询网的特约律师张神兵。司法解释上取保候审一般是指侦查机关要求或责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相关保证书,保证犯罪嫌疑人不逃避或妨碍侦查,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它一般适用于对犯罪行为较轻,不需要拘留或者逮捕
2,570 2022.04.12 -
02:20
合同诈骗罪的司法解释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的《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合同诈骗罪的相关事项作出了规定,如果具有下面几种情形之一的,就构成了合同诈骗罪: 1、明知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有效的担保,采取虚构主体、冒用他人名义、使用伪造、变
10,109 2022.04.17 -
01:18
哪些罪不能取保候审如果符合下面几种情况的,就不可以取保候审:首先,属于累犯的,就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以内再次犯了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罪行,就属于累犯;第二,在犯罪集团中的主犯不能取保候审。比如在犯罪集团
2,004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