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纠纷支付赔偿金有哪些法律依据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处理劳动纠纷的法律依据主要规定在我国的劳动法中。关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了劳动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可以申请调解、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劳动诉讼,也可以双方当时协商解决。发生劳动纠纷后,双方当事人可以先到用人单位所在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
1、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2、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4、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5、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
劳动纠纷案件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关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了劳动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可以申请调解、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劳动诉讼,也可以双方当时协商解决。发生劳动纠纷后,双方当事人可以先到用人单位所在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可以申请仲裁。
2020.03.12 178 -
-
不签劳动合同支付双倍工资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
2020.09.14 164
-
劳动合同到期不支付经济补偿金,法律依据有哪些
劳动合同到期终止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限制条件即劳动合同期满时,如果单位维持或提高了原劳动合同约定的条件同意续订劳动合同,但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劳动合同到期终止,单位不支付经济补偿金。但如果单位降低了原劳
2022-04-09 15,340 -
劳动合同法赔偿有哪些法律依据
劳动部《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赔偿劳动者损失: 1、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即招用后故意不按规定订立劳动合同以及劳动合同到期
2022-04-13 15,340 -
劳动赔偿金有哪些法律依据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用人单位违法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 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
2022-07-06 15,340 -
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法律依据有哪些
用人单位在下列情形下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可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提出,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过失性辞退; (三)特殊情况下劳动合同终止。
2022-06-26 15,340
-
01:17
劳动合同纠纷解决方式有哪些劳动合同纠的纷解决办法有以下几种方式: 1、和解,即为在尊重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利益的基础上,针对双方存在异议的经济补偿金、赔偿金等达成和解协议,从而解决纠纷; 2、调解,即双方当事人在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帮助下,解决双方之间存在的劳动合同纠纷
1,456 2022.04.17 -
01:08
劳动合同赔款依据是什么劳动合同赔偿的依据是劳动合同的履行中存在违约的情形,主要的表现是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以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强迫劳动者劳动、侮辱殴打劳动者等。劳动合同赔款的依据主要规定在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四十八条、第八十七和第八十八条。第四
1,295 2022.05.11 -
01:10
转继承有哪些法律依据在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并没有规定转继承问题。但是在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中的第一千一百五十二条明确载明:继承开始后,继承人于遗产分割前死亡,并没有放弃继承的,该继承人应当继承的遗产转给其继承人,但是遗嘱另有安排
62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