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终止是不是可以领失业金啊?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动合同到期,劳动合同终止,可以领取失业金;领取失业保险金,不能写辞职申请。 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的,劳动合同关系终止,是法定劳动合同终止情景之一。因劳动合同到期而终止劳动合同关系的,不需要写辞职申请,劳动者自己主动辞职的不能领失业保险金,应当直接要求用人单位办理《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证明》。 《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四条第一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社会保险法》 第四十五条失业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 (一)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三)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解除劳动合同,领取失业金的条件是: 1、员工缴纳失业保险满一年以上。 2、非本人意愿离职,包括被用人单位辞退、开除或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劳动合同到期所在单位不再续签,单位出具不续签证明。 3、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需求的。
终止劳动合同的,如果不是因为劳动者本人意愿终止的,且符合以下条件的,则劳动者可以领取失业金: (一)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 (二)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
个人终止劳动合同是否可以领失业金
个人终止劳动合同不可以领失业金的,领取失业金应当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同时应当满足这两个条件: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2020.12.28 129 -
劳动合同终止以后是否可以领取失业金?
终止合同和解除合同都是劳动关系的解除,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合同到期终止劳动合同,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 (一)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 (二)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2020.10.20 202 -
终止劳动合同可不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
个人终止劳动合同不可以领失业金的,领取失业金应当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同时应当满足这两个条件: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2020.11.07 188
-
终止劳动合同是不是就可以领失业金
1、终止劳动合同时如果符合下列情形的,劳动者可以拿失业金:在失业前和公司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不是因自己的意愿而中断就业的;进行了失业登记,打算再求职的等。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
2022-07-20 15,340 -
终止劳动合同是不是可以领取失业金
1、终止劳动合同时如果符合下列情形的,劳动者可以拿失业金:在失业前和公司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不是因自己的意愿而中断就业的;进行了失业登记,打算再求职的等。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
2022-11-04 15,340 -
终止劳动合同是否可以领失业金
1、终止劳动合同时如果符合下列情形的,劳动者可以拿失业金,在失业前和公司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不是因自己的意愿而中断就业的,进行了失业登记,打算再求职的等。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
2022-11-10 15,340 -
劳动合同终止是否可以领失业金
是的。满足以下条件可以领取失业金: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五条之规定,失业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一)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二)非因本人意愿中
2022-03-22 15,340
-
01:08
劳动合同可以随时终止吗
劳动合同一般不能随时解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可知,劳动者需要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需要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因此劳动合同一般不能随时解除。如果存在下列情形
1,752 2022.04.15 -
01:07
合同期满可以领失业金吗?
合同期满后,同时符合其他条件的,可以领取失业金。法律明确规定,合同期满后未和用人单位进行续签的,应当属于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劳动者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 1、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
4,452 2022.05.11 -
01:35
是否可以单方终止合同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是否可以单方终止合同 通常情况下是不能单方终止合同的,但如果发生以下情况之一的话,那么当事人是能够单方解除合同的: 1、因为发生海啸等不可抗力的原因,导致没办法实现合同目的。因不可抗力而终止合同的,当事人不用负损害赔偿责
2,712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