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可以怎么要求赔偿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如果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却不依据劳动法的上述规定支付加班工资的,属于违法行为,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准备劳动合同、加班证明等证明材料。如果没办法和用人单位协商解决的,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工资发放给劳动者。如果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发放,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按照拖欠工资的百分之五十到一百向劳动者赔偿。
用人单位扣发劳动者的工资是违法的。用人单位扣发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逾期不支付的,加倍赔偿。
-
用人单位克扣和拖欠劳动者工资怎么赔偿
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经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后,仍不支付的,应当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2020.05.18 153 -
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怎么办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2020.03.25 161
-
劳动者被拖欠工资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赔偿吗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劳动者不能直接主张赔偿的,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由劳动监察大队要求用人单位支付额外的赔偿金的。《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
2022-01-26 15,340 -
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怎么赔偿劳动者,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怎么赔偿
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怎么赔偿: 1、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 2、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
2022-03-06 15,340 -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赔偿金怎么算, 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要求多少赔偿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应当承担清偿责任;经劳动监察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劳动者可以主张拖欠额度50——100%的赔偿金。《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
2022-02-10 15,340 -
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劳动报酬可以要求劳动者赔偿吗
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劳动报酬是违法行为。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违反了《劳动法》第五十条、《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之规定,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下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
2022-04-23 15,340
-
00:53
拖欠工资可以要求赔偿吗
拖欠工资可以要求赔偿。《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
5,244 2022.05.11 -
00:50
用人单位长期拖欠工资怎么办
如果劳动者遇到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劳动者可以采取合法的手段来追讨工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可以到劳动监察机构进行投诉。投诉没解决,可以去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如果用人单位拒绝履行仲裁结果,还可以去法院申请执行劳动仲裁裁决
1,248 2022.04.17 -
00:48
拖延发工资可以要求多少赔偿
拖延发工资可以要求多少赔偿,根据应付的实际工资来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
2,84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