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对离婚案件适用法律有哪些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关于抚养费的条文如下:7、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8、抚育费应定期给付,有条件的可一次性给付。 9、对一方无经济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可用其财物折抵子女抚育费。 10、父母双方可以协议子女随一方生活并由抚养方负担子女全部抚育费。但经查实,抚养方的抚养能力明显不能保障子女所需费用,影响子女健康成长的,不予准许。 11、抚育费的给付期限,一般至子女十八周岁为止。 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给付抚育费。 12、尚未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又有给付能力的,仍应负担必要的抚育费: (1)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其收入不足以维持生活的; (2)尚在校就读的; (3)确无独立生活能力和条件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民法典》规定夫妻双方协议离婚需要在婚姻登记机关进行办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仲裁法》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案件,可以仲裁。 但是以下纠纷案件不可以仲裁: (一)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 (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
离婚案件法律上有哪些规定
在离婚案件中以下法院具有管辖权:一般由被告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被告没有住所地的,到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起诉;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向其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起诉。
2020.11.17 125 -
缓刑适用有哪些法律规定
1、适用缓刑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即法院认为不关押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以上两条缺一不可。 3、刑法规定,对累犯,不论其刑期长短,一律不能适用缓刑。
2020.12.15 231 -
法律规定的转诊适用条件有哪些
我国法律规定的转诊适用条件有: 1、 如果病人受到客观医疗技术和条件的限制,的确有转诊的现实需要; 2、医院充分履行说明告知义务,经过患方知情与同意; 3、患者并非患有危急重等病症,并且符合转院的临床指征。 如果符合上述三个转诊适用条件的病
2022.04.10 2,327
-
涉外离婚案件适用法律有哪些规定
一、在国内结婚并定居国外的华侨,如定居国法院以离婚诉讼须由婚姻缔结地法院管辖为由不予受理,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的,由婚姻缔结地或一方在国内的最后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在国外结婚并定居国外的
2022-10-13 15,340 -
涉外离婚案件适用的法律有哪些规定
人民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的期间,不受《民事诉讼法法》第一百三十五条、第一百五十九条规定的限制。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
2023-03-26 15,340 -
原告所在地法院对离婚案件适用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2条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
2022-04-04 15,340 -
案件适用于哪些法律,法规
离婚案件适用于《婚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另外,关于诉讼程序,适用于《民事诉讼法》。另外,涉及到继承的还需要适用于《继承法》,涉及犯罪的,适用于《刑法》,《刑事诉讼法》。
2022-10-11 15,340
-
01:05
法律对离婚财产分割问题的规定有哪些
起诉离婚,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于夫妻共同财产原则上均等分割,根据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和财产的来源等情况,具体处理时也可以有所差别。夫妻以书面形式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
1,165 2022.04.17 -
01:16
涉外离婚案件财产分割适用哪个国家的法律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相关规定,在涉外离婚案件中,对于夫妻财产关系,当事人如果协议选择了适用特定法律的,从约定。如果没有选择的,适用当事人共同经常居所地法律。没有共同经常居所地的,适用共同国籍国法律。如果最终适
1,673 2022.04.15 -
01:02
隐名股东法律规定有哪些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实际出资人即隐名股东可以与名义出资人签订代持股协议,且该协议合法有效,除非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的合同无效事由出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隐名股东想要得到公司的承认需征得公司一半以上的股东同意。除此之外,名义股东与实际
1,45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