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在单位工作期间受到工伤怎么赔偿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劳动者遭受工伤,劳动者合格胜任原岗位的,劳动者的工资按原来的工资执行,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合法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其他按照《工伤保险条例》执行,如果劳动者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者在公司受伤的情形是比较多的,劳动者在公司受伤的,要依据具体的情况确定赔偿的主体,劳动者在公司受伤的,一般是由于工伤,公司应该为劳动者申请工伤认定,由工伤保险赔偿,公司需要赔偿的项目包括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等。
临时工受伤雇用公司是需要赔偿医疗费用的。一般临时工与用工者在法律性质上建立的关系属于劳务关系,不同于雇佣关系,由于双方当事人在损害的发生上均无过错,故适用公平原则,即由受益人在受益范围内对受损害方的经济损失作适当补偿而不是赔偿。 “临时工”工作时间、工作地点、从事工作任务遭受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参加了工伤保险的,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共同支付相关待遇;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所有待遇。
-
童工不在工作期间受伤单位是否需要赔偿?
对于童工来说,即使不是工作期间受的伤不属于工伤的范围,用人单位也应当给予赔偿。 《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第二条规定,非法用工(包括使用童工)单位必须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向伤残职工或死亡职工的近亲属、伤残童工或者死亡童工的近亲属给予
2020.10.01 136
-
无劳动合同,在工作期间受伤,工作单位应该赔偿吗
可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要求赔偿的赔偿事项有以下几种情况: 1、导致通常伤害(未达到残疾)的赔偿:医疗费、患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贴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薪水、交通食宿费。 2、导致伤残的赔偿:医疗费、患
2022-07-08 15,340 -
工作期间受伤单位怎么赔偿
1、您受伤是否在工作期间,如果是,那有可能是工伤,您可以享受工伤待遇。 2、您现在休的是病假吗?如果是,那么说明您还没有和单位解除劳动关系,那么单位应当为您缴纳社会保险。 3、在病假期间,用人单位应
2022-03-17 15,340 -
超龄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其间受伤怎么办
算,超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雇佣关系,且在工作的时间,地点,因为工作的原因导致的意外伤害,应当认定为工伤。《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
2022-10-22 15,340 -
劳动者工伤后继续在单位工作,如何赔偿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劳动者遭受工伤,劳动者合格胜任原岗位的,劳动者的工资按原来的工资执行,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
2022-04-28 15,340
-
01:05
没签劳动合同受工伤怎么赔偿
没签劳动合同受工伤的,应当由用人单位承担工伤医疗费用。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所有工伤赔偿金都应由单位承担;应要求单位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住院治疗所需的医疗费用、陪护费、生活费等都应由单位支付,停工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的单
1,814 2022.04.17 -
00:53
未签劳动合同员工受伤怎么赔偿
未签劳动合同员工受伤需要按照工伤赔偿来进行赔偿。未签劳动合同,企业是需要赔偿给员工双倍工资;若是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的,所有工伤赔偿金都应由单位来承担;受伤以后应当要求单位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住院治疗所需的医疗费用、陪护费、生活费
1,981 2022.05.11 -
00:53
工伤用人单位不赔偿怎么办
工伤认定申请;申请仲裁;起诉。工伤事故是指的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工伤用人单位不赔偿,如果和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也没有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那么就只能够先向仲裁委员会申请确认劳动关系。确认了劳动关系之后再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
1,705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