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双方制定合同中未明确指定的价格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事先甲乙双方在合同里没有说明东西的价格。 一、合同签订过程中的风险防范 合同风险一旦发生,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而一定要做好合同风险的事前防控工作。 (一)、签订前对合作对象的主体资格进行审查。 全面准确地了解合作对象的基本情况,有助于在签订合同时采取相应的对策,未雨绸缪,避免风险的发生。 1、审查合作方的基本情况。先要了解对方是否具备法人或者代理人资格,有没有签订合同的权利。否则该合同往往会因为主体不适格而无效。审查合同主体资格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查看一下对方的营业执照和企业参加年检的证明资料。不能仅凭其名片、介绍信、工作证、公章、授权书、营业执照复印件等证件,因为从实际工作案例中我们发现有的企业由于连续两年不参加年检已经被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这时如果你稍有疏忽,就可能掉进一些不法分子设置的陷阱中。 2、审查合作方有无相应的从业资格。我国法律对某些行业的从业资格做了限制性规定,没有从业资格的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特定的业务,如果与没有资格的主体签订此类合同将给本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3、调查合作方的商业信誉和履约能力。尽可能对合作方进行实地考察,或者委托专业调查机构对其资信情况进行调查,不能轻信合作方谈判代表的一面之词。 (二)做好对合同各主要条款的审查工作。 合同的签订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做到用词准确,表达清楚,约定明确,避免产生歧义。对于重要的合同条款,要字斟句酌,最好是参考一些标准文本并结合交易的实际情况进行增删,对于重要的合同应聘请专业律师审查,以防患于未然。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合同对交易价格约定不明确时,应该对约定不明确的条款进行修改变更,或者协商进行补充,订立补充协议。双方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可以按合同有关条款或交易习惯确定。
-
股权转让中的价格如何确定
按下列方法确定股权转让价格:1.将股东出资时股权的价格作为转让价格。2.将公司净资产额作为转让价格。3.将审计、评估价格作为转让价格。4.将拍卖、变卖价作为转让价格。
2020.06.19 108 -
合同约定的价格不明确的该如何进行处理
合同对交易价格约定不明确时,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依照规定履行。
2021.04.17 221 -
阴阳合同纠纷如何确定价格
阴阳合同纠纷确定价格的方式,一般情况下,以成立在后的合同价格为准。如果一方当事人为了逃避税务等非法目的订立阴阳合同的,以没有违反税务相关法律规定的合同价格为准。
2021.03.11 189
-
订立合同时,怎样防范买卖双方在合同中未明确说明价格的规定?
事先甲乙双方在合同里没有说明东西的价格。 一、合同签订过程中的风险防范 合同风险一旦发生,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而一定要做好合同风险的事前防控工作。 (一)、签订前对合作对象的主体资格进行审查。
2022-04-15 15,340 -
买卖双方未明确约定价格的合同应怎样
事先甲乙双方在合同里没有说明东西的价格。 一、合同签订过程中的风险防范 合同风险一旦发生,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而一定要做好合同风险的事前防控工作。 (一)、签订前对合作对象的主体资格进行审查。
2022-04-20 15,340 -
合同中合同价格约定不明确如何处理?
1、合同对交易价格约定不明确时,应该对约定不明确的条款进行修改变更,或者协商进行补充、订立补充协议。 2、双方达成补充协议的,可以按合同有关条款或交易习惯确定。 3、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
2022-11-10 15,340 -
合同中约定的价格不明确的应如何处理
合同对交易价格约定不明确时,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依照规定履行。
2023-08-19 15,340
-
01:08
股权继承价格如何确定股权继承价格,由全体享有继承权的人员协商确定,可以高于当初出资的金额,也可以低于当初出资的金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可知,除非公司章程规定了股权不可以继承的情形外,继承人可以继承被继承人的股东资格。股权的继承人要求成为公司
2,052 2022.04.17 -
01:00
合同中双方约定的违约金如何起诉合同双方约定的违约金,当事人应当按照规定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民事诉讼的起诉,需要满足以下要件:原告适格;被告明确;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受诉法院有管辖权。所以,当事人在起诉时,需要带上身
1,019 2022.04.17 -
01:08
股权质押价格怎么确定股权质押价格确定方法: 1、按照工商注册登记时的出资额确定,也称为“原值确认法”; 2、按照目标公司的净资产数额确定,也称“资产净值确认法”; 3、按照目标公司的净利润数额确定,这种方法在股权转让或者股权投资中也经常被使用,包括以协议签署前
2,958 2022.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