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说说p2p借贷平台都有哪些法律行为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P2P网络借贷平台是一种依托互联网而兴起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由于其方便、快捷、灵活的特性,获得了快速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一、P2P网络借贷平台运作原理及操作流程P2P网络借贷平台原理就是有资金并且有投资理财想法的个人,通过中介机构的牵线搭桥,使用信用贷款的方式将资金贷给其他有借款需求的人。二、P2P网络借贷平台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其风险(1)P2P网络借贷平台运营存在的法律风险。P2P平台作为民间融资的一种新型形式并不存在法律障碍,只要平台运营商不参与借贷活动,基本上无法律风险可言。但是,如果平台运营商参与借贷活动就有可能涉嫌“非法集资”,面临诸如像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经营、集资诈骗、洗钱等法律风险。(2)P2P网络借贷平台监管缺失。(3)P2P网络借贷平台运营存在信用风险。信用风险防范一直以来都是包括P2P在内的小额贷款机构的一块短板,这不仅是影响其自身做大做强的关键因素,也是普通投资者对其安全性充满疑虑的症结所在。
第一种维权渠道:通过第三方督促履行 第二种维权渠道:向平台当地的金融办、互联网金融协会或者工商局进行投诉,举报平台非法经营。 第三种维权渠道:向投资者住所地或者平台住所地的经侦部门报案 第四种维权渠道:向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进行举报
-
P2P网贷平台的刑事法律风险有哪些?
P2P网贷平台的刑事法律风险包括平台的行为构成集资诈骗罪等情形。 集资诈骗罪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
2021.02.03 209 -
P2P网贷平台的刑事法律风险有哪些
P2P网贷平台的刑事法律风险包括平台的行为构成集资诈骗罪等情形。《刑法》对于该罪的相关处罚规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
2020.11.06 180 -
p2p借贷平台跑路怎么办
清醒的承认,及时止损。开始收集相关的证据,来证明法律关系的存在,以及债务履行面临的问题。然后拿着这些证据直接去法院起诉。在此期间可以结合其他的受害人一起,人多力量大,这样才能比较有效得挽回自己的损失。或者去公安局报警,借助国家力量。
2023.02.23 254
-
p2p借贷平台都会有哪些法律风险
借款人向P2P公司借款有以下法律风险,即P2P公司不具备贷款资格的风险;贷款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风险;贷款合同违反公序良俗的风险;以及贷款人知道借款人将贷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贷款
2021-11-03 15,340 -
p2p借贷平台合法的有哪些
选择P2P借贷平台,除了通常说的资金托管、平台背景这些表面的东西之外,更应注重实质的考察,在透明的前提下,注重对人的考察、对项目的考察和平台系统安全性的考察。1、透明程度是大前提。所谓透明,一是信息披
2022-04-07 15,340 -
行政诉讼法的证据都有哪些?谁能说说
对于行政诉讼法的证据的回答是这样的: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一条规定:证据有以下几种: (一)书证; (二)物证; (三)视听资料; (四)证人证言; (五)当事人的陈述; (六)鉴定结论; (七)勘
2022-06-19 15,340 -
p2p网贷平台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1、资金来源难以审查; 2、借款人个人信用风险较大; 3、运营模式不当易踩非法集资的红线; 4、沉淀资金安全性低; 5、贷后资金用途难以监管; 6、借贷双方金融隐私权无法有效保护。
2022-05-11 15,340
-
01:31
p2p借贷平台跑路怎么维权
投资人当发现p2p借贷平台跑路时一定要保存好相关的证据。维权的关键在于明确受害人与p2p借贷平台存在投资的关系。如果无法证明两者存在投资关系,那么受害人的权益就无法得到保护。因此如果p2p借贷平台仍然可以登录的,投资人应当及时保存投入的协议
1,577 2022.04.17 -
01:12
该向哪个法院起诉网贷平台
应该向网贷平台所在地的法院,起诉网贷平台。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有关地域管辖的规定,公民对网贷平台提起诉讼,属于对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此时是由被告住所地,也就是网贷平台住所地的人民法院进行管辖的。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当事人和网贷
3,846 2022.04.15 -
01:02
诈骗为什么公安说不用请律师
诈骗公安说不用请律师的,可能是因为诈骗金额较小,不构成犯罪。但是如果诈骗金额达到了5000元以上的,最好还是请律师帮忙处理。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
6,02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