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房违约金过低合理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苦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六条:“当事人以约定的违约金过高为由请求减少的,应当以违约金超过造成的损失30%为标准适当减少;当事人以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为由请求增加的,应当以违约造成的损失确定违约金数额”的规定,无论是开发商还是购房者都可以提出违约金过高或过低的主张。因此不存在合理不合理的问题。此外根据该解释第十七条第三款:“逾期交付使用房屋的,按照逾期交付使用房屋期间有关主管部门公布或有资格的房地产评估机构评定的同地段同类房屋租金标准确定”的规定,法院的做法并无不妥之处,至于评估费用的承担问题,根据最高院关于证据苦干问题的有关规定,此类费用应当由提出评估一方支付。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二手房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过低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申请适当提高违约金的数额。当事人以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为由请求增加的,应当以违约造成的损失确定违约金数额。 在二手房买卖中违约金数额可以按照下列标准计算: 1、逾期付款的,按照未付购房款总额,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计算。 2、逾期交付使用房屋的,按照逾期交付使用房屋期间有关主管部门公布或者有资格的房地产评估机构评定的同地段同类房屋租金标准确定。
-
延期交房违约金过低怎么办
延期交房违约金过低时,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
2021.03.26 128 -
延期交房违约金过低怎么办
延期交房违约金过低的处理方法如下所示: 1、延期交房违约金太少的,当事人可以先与开发商协商主张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进行赔偿;若协商不成的,可以根据实际损失向人民法院请求增加违约金的赔偿数额。 2、延期交房违约金过低时,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
2023.01.12 914 -
违约金过低如何处理
违约金过高、过低的认定和处理违约金是指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或者法律直接规定,一方当事人违约的,应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 1、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
2021.04.19 119
-
逾期交房违约金太低合理吗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苦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六条:“当事人以约定的违约金过高为由请求减少的,应当以违约金超过造成的损失30%为标准适当减少;当事人以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
2022-04-27 15,340 -
延期交房违约金过低怎么办理
1、房屋买卖合同的违约金过高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增加。违约金一般由双方协商设定,造成的损害较大时违约金可以适当上浮,最高不应超过实际损失的30%。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五百八十五
2022-11-20 15,340 -
延期交房违约金过低怎么处理
1、卖方向买方交付房屋即通知买方入住时,应达到双方约定的基本入住条件,首先,由卖方向买方交付《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合格证书》、《房屋质量保证书》、《房屋使用说明书》;其次,卖方承诺通水、电、气的,应全部
2022-08-20 15,340 -
什么是合同违约金过低过低
首先,违约金的认定需以违约造成的损失为基础,以此最重要最基础的标准,应是法院在审理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事实查明。 其次,应考虑合同的履行程度,接近履行完毕和尚未履行的合同造成的违约结果截然不同。再次,需要
2022-11-21 15,340
-
01:48
交房晚了有违约金吗开发商逾期交房属于违约行为,此时开发商违约理所当然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关于违约责任的计算方式,法律并没有规定固定的计算方式。 1、先看当事人双方是否有作出约定。因此建议在购买房屋的时候,就要仔细的核对关于交房日期的约定、逾期交房的赔偿标准
473 2023.01.04 -
01:16
合同约定违约金数额过高如何处理在当事人签订的合同中,如果合同约定的违约金过高,那么违约方就可以向法院又或者是仲裁机构,提出予以适当减少违约金的请求。一般来说,法院或者是仲裁机构会在综合考虑多方因素之后,对违约金予以适当减少,最终给出一个合理的违约金数额。需要注意的是,判
1,424 2022.04.17 -
01:02
交房违约金怎么算购买商品房的时候,要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之中明确约定房屋交付的时间以及延期交房违约金的承担方式。开发商延期交房是属于违约行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违约金的标准,首先是看购房合同之中是如何约定的。如果购房合同之中没有约定,那么可以参照逾期交付使用房
1,99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