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有合同无故辞退员工,可以要求赔偿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用人单位没有正当合法理由单方辞退,需要支付双倍的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公司无故辞退员工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请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员工也可以向公司主张支付赔偿金。所以,员工被无故辞退的,向公司主张赔偿金的就能获得赔偿。
公司无故辞退员工赔偿标准是,根据我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1)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2)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3)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4)如果单位没有正当合法理由单方辞退,需要按上面标准支付双倍的赔偿金。
-
公司无故辞退员工怎么赔偿,有合同
企业辞退员工,根据辞退的原因不同相应的补偿也不同。具体说明: 第一,无故辞退员工,单位需要支付双倍的经济性补偿。 第二,合同到期辞退员工、单位经济性裁员、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等情形,单位需要支付每工作一年一个月经济补偿金,如未提前1个月通知你
2020.06.21 97 -
公司无故辞退员工可以赔偿什么
企业辞退员工,根据辞退的原因不同相应的补偿也不同。 具体说明: 第一、无故辞退员工,单位需要支付双倍的经济性补偿。 第二、合同到期辞退员工、单位经济性裁员、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等情形,单位需要支付每工作一年一个月经济补偿金,如未提前1个月通知
2020.05.20 145 -
如果被公司无故辞退,可以要求赔偿吗?
可以。相应的公司终止了双方的合同关系,理应由公司对劳动者进行赔偿,而且在合同期间用人单位辞退员工,就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按照相关经济赔偿标准进行必要赔偿,被辞退人员也有权利进行赔偿申请。
2020.09.20 331
-
公司无故辞退员工可以要求赔偿吗
若公司无合法理由辞退你,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每工作一年支付2个月工资作为赔偿金。以你离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工资标准。 你要保留好你与公司有劳动关系的证据,比如考勤记录,工资条,工作证,社保纪录
2022-04-05 15,340 -
公司没签合同无故辞退员工可以要求赔偿金吗
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劳动者,劳动者可以要求给予双倍的补偿。 补偿的标准为每工作一年,补偿本人二个月的工资。 如果工作在一年以下,且没有和劳动者签订合同,劳动者则可以要求双倍工资的补偿。 法律链接:《劳动合
2022-04-10 15,340 -
公司无故辞退员工,员工可以请求赔偿吗
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劳动者,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关系,应该支付劳动者赔偿金。赔偿金的标准为每工作1年支付2个月工资。 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
2022-04-29 15,340 -
公司无故辞退员工有权要求赔偿吗
有权要求经济补偿金。《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合同法》第第四十六条规定第一款规定:第四十六条有
2022-02-14 15,340
-
00:59
公司辞退员工有赔偿吗公司辞退员工有赔偿。当企业辞退员工属于非过失性辞退的情形时,用人单位应给予劳动者一定的经济补偿。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可知,经济补偿应当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的工资。如果是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
6,434 2022.04.17 -
00:56
公司无理由辞退员工怎么赔偿如果劳动者并无任何过错或过失,用人单位就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属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情形,劳动者可以主张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也可以不继续履行而要求赔偿金。赔偿金是经济补偿金的两倍。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则是按照劳动者在该单位的工作
2,527 2022.04.17 -
00:58
工厂无故辞退员工怎么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可知,工厂无故辞退员工属于违法辞退,而当企业违法辞退员工时,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支付赔偿金。所以,工厂应当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向员工支付赔偿金。而具体的经济补偿,应当按照劳动者在本
3,50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