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税计算依据和税率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印花税税率: 1、比例税率 (1)借款合同,适用税率为0.05‰。 (2)购销合同、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技术合同等,适用税率为0.3‰。 (3)加工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货物运输合同、产权转移书据合同、记载资金数额的营业账簿等,适用税率为0.5‰。 (4)财产租赁合同、仓储保管合同、财产保险合同等,适用税率为1‰。 (5)因股票买卖、继承、赠与而书立“股权转让书据”(包括A股和B股),适用税率为1‰。 2、定额税率 对无法计算金额的凭证,或虽载有金额,但作为计税依据不合理的凭证,采用定额税率,以件为单位缴纳一定数额的税款。权利、许可证照、营业账簿中的其他账簿,均为按件贴花,单位税额为每件5元。 印花税计税依据: 1.合同或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以凭证所载金额作为计税依据。 2.营业账簿中记载资金的账簿,以“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两项的合计金额为其计税依据。 3.不记载金额的营业账簿、政府部门发给的房屋产权证、工商营业执照、专利证等权利许可证照,以及日记账簿和各种明细分类账簿等辅助性账簿,以凭证或账簿的件数作为计税依据。 4.有下列情形的,地方税务机关可以核定纳税人印花税计税依据: (一)未按规定建立印花税应税凭证登记簿,或未如实登记和完整保存应税凭证的; (二)拒不提供应税凭证或不如实提供应税凭证致使计税依据明显偏低的; (三)采用按期汇总缴纳办法的,未按地方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报送汇总缴纳印花税情况报告,经地方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报告,逾期仍不报告的或者地方税务机关在检查中发现纳税人有未按规定汇总缴纳印花税情况的。
-
房产税计税依据
房产税计税依据:1、房产税计税依据——对经营自用的房屋,以房产的计税余值作为计税依据。所谓计税余值,是指依照税法规定按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至30%的损耗价值以后的余额。其中:(1)房产原值是指纳税人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在账簿“固定资产”科目
2021.12.17 543 -
印花税计税依据及税率
计税依据有购销合同的计税依据为购销金额、加工承揽合同的计税依据为加工承揽收入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的计税依据为收取的费用。印花税税率按照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按件贴花,税额为5元来计算。税率按照法定税率来计算,按照比率和因纳税额来计算应该要缴
2020.06.05 880 -
印花税产权转移书据计税依据税率
万分之五。经政府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动产、不动产的所有权转移所立的书据,以及企业股权转让所立的书据。依据上述规定,甲乙双方应该分别就股权转让合同金额按'产权转移书据'税目,适用万分之五税率缴纳印花税。
2020.08.31 1,132
-
房产税税率计算依据是什么啊?
1、经营个人住宅,以房地产税收馀额为纳税依据。税收馀额是指根据税法的规定,房地产原值一次减去10%到30%的损失价值后的馀额。 (1)房地产原值是指纳税人根据会计制度的规定,在账本固定资产科目中记载的
2021-10-26 15,340 -
印花税计税依据和税率
计税依据有购销合同的计税依据为购销金额、加工承揽合同的计税依据为加工承揽收入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的计税依据为收取的费用。印花税税率按照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按件贴花,税额为5元来计算。税率按照法定税率
2022-11-30 15,340 -
房产税计算依据
房产税计税依据: 1、房产税计税依据――对经营自用的房屋,以房产的计税余值作为计税依据。 所谓计税余值,是指依照税法规定按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至30%的损耗价值以后的余额。其中: (1)房产原值是指
2023-06-11 15,340 -
依据什么税率计算?
t土地增值税,是以土地增值额为课税标准,对土地使用者因转让土地使用权所获税。其法律依据是国务院1993年12月13日发布的《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财政部1995年11月27日发布的《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
2022-10-20 15,340
-
01:07
借款合同印花税计税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应当缴纳印花税的凭证包括借款合同,借款合同实行的是比例税率,应当按照借款金额的万分之零点五来缴纳税款。同一凭证,由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签订并各执一份的,应当由各方就所执的一份各自全额贴花。如
1,801 2022.04.17 -
01:03
企业停产后还需缴房产税和土地税吗企业停产之后,是否还要缴纳房产税和土地税的问题,应该根据企业的停产的原因来区分,目前中国实行的是特定税收优惠政策。 根据《关于去产能和调结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的通知》的有关规定,针对按照去产能和调整结构政策要求导致企业停产的,应该自
11,602 2022.04.15 -
01:15
误工费计算标准法律依据误工费计算标准法律依据如下:1、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2、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3、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
4,309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