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辞职后用人单位如何将养老保险费补缴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十一条、十二条相关规定,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组成,职工辞职后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不用退还给用人单位。具体条款如下: 第十一条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 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缴费单位(不含个体、自由职业者)漏缴职工养老保险费的,应带以下材料到各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基本养老保险费个案补缴: 1、职工档案和养老保险手册; 2、《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申请表》; 3、劳动合同、工资发放明细表员工补缴当月个税证明等; 4、其他相关材料。
一般地,用人单位为劳动者需要按照规定参加的社会保险.目前的社会保险简称'五险一金',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单位必须给上的社会保险在《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上有明确的规定,不按摘规定参加社会保险是要对单位进行处罚的。
-
如何解决用人单位欠缴养老保险费
如果用人单位欠缴养老保险费,解决办法是劳动者可以与单位协商,要求其尽快缴纳;或者向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等进行举报、投诉,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补足,并且对其依法加收滞纳金。
2020.08.17 187 -
职工养老保险如何缴费
(1)职工工资收入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的,以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 (2)职工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60%的,以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 (3)职工工资在300%-60%之间
2021.10.12 923 -
单位破产后该如何补缴职工保险
单位破产之后,欠缴职工的保险应当由破产财产清偿,债务人的破产财产应当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之后,按照法定的顺序清偿,先是所欠职工的工资,医疗,伤残补助等。
2020.08.18 191
-
单位职工补缴养老保险
缴费单位(不含个体、自由职业者)漏缴职工养老保险费的,应带以下材料到各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基本养老保险费个案补缴: 1、职工档案和养老保险手册; 2、《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申请表》; 3、劳动合同、工资发放
2021-12-15 15,340 -
在单位辞职后,养老保险如何取或缴纳?
离职后,劳动者可以自己按自由职业者的身份自己继续缴纳社会保险,也可以转到新公司账户内,让新继续缴纳社会保险。与类似。如果新公司在外地的,还需要先办理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手续。以下为如何办理社保转移手续:
2022-09-21 15,340 -
辞职后单位的养老保险个人养老保险如何申报?
劳动者辞职以后,是可以以自由职业者的身份缴纳社保的。择缴纳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或者是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具体操作方法是: 1,可携带《职工养老保险手册》以及失业证明、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证明,到社会保险机构办
2022-07-06 15,340 -
用人单位如何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0%(全部划入统筹基金),个人8%(全部划入个人帐户)。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
2021-07-26 15,340
-
01:13
用工单位辞退员工如何补偿用人单位辞退职工需要给职工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具体要赔偿多少钱,要看具体的情况和员工的工作年限。赔偿金一般是以经济补偿金数额的二倍来计算。当然,也有少数情况是公司解聘员工不需要支付赔偿的。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
1,628 2022.06.15 -
00:56
单位交的养老保险辞职了可以退吗单位交的养老保险辞职了不可以退。可以把养老保险转移到新的工作单位,或者自己办理账户,转移到自己的账户上,缴纳养老保险满15年,并且年龄到退休年龄,可以办理领取手续。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养老保证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
6,084 2022.05.11 -
01:04
职工缴纳养老保险比例职工缴纳养老保险比例如下:职工个人以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收入作为缴费基数,缴费比例8%,记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其中本人工资收入低于,本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60%的,按本省平均工资的60%作为缴费基数;高于本省平均工资300%的
1,669 202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