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一)制造业: 1.应纳税所得额=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2.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净额-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税金-(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3.产品销售净额=产品销售总额-(销货退回+销货折让) 4.产品销售成本=本期产品成本+期初产品盘存-期末产品盘存 5.本期产品成本=本期生产成本+期初半成品、在产品盘存-期末半成品、在产品盘存 6.本期生产成本=本期生产耗用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制造费用 (二)商业: 1.应纳税所得额=销货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2.销货利润=销货净额-销货成本-销货税金-(销货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3.销货净额=销货总额-(销货退回+销货折让) 4.销货成本=期初商品盘存+〔本期进货-(进货退出+进货折让)+进货费用〕-期末商品盘存 (三)服务业: 1.应纳税所得额=业务收入净额+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2.业务收入净额=业务收入总额-(业务收入税金+业务支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四)其他行业:参照以上公式计算。 个人所得税: 个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扣除标准-个人负担的社保和住房公积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扣除标准中方人员1600元/月,外籍人员4800元/月。扣除1600元(外籍4800)以后按照下表查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适用个人负担税款时)。 不超过500元的,税率5%,速算扣除数为0;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25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税率15%,速算扣除数为125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税率20%,速算扣除数为37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税率25%,速算扣除数为1,375 超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为3,375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35%,速算扣除数为6,375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为10,375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5%,速算扣除数为15,375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1、直接法 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2、间接法 在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或减按照税法规定调整的项目金额后,即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 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的财务会计处理和税收规定不一致的应予以调整的金额;二是企业按税法规定准予扣除的税收金额。
-
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 1、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营业利润=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企业所得税是对中国内资企业和经营单位
2022.04.14 3,309 -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怎么算
企业所得税是指对取得应税所得、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境内企业或者组织,就其生产、经营的纯收益、所得额和其他所得额征收的一种税。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25%或20%),应纳税所得额=收入
2020.05.28 458 -
企业应纳税所得额该如何计算?
1、直接计算法: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金额-弥补亏损 2、间接计算法: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
2020.01.21 1,225
-
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
1、直接法。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间接法。在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或减按照税法规定调整的项目金额后,即为应
2022-06-14 15,340 -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
1、直接法。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间接法。在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或减按照税法规定调整的项目金额后,即为应
2022-06-25 15,340 -
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如何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纳税人在一定期限内取得的所有应纳税所得额的余额,是计算企业所得税所得额的计税依据。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有两种计算方法:1。直接法企业每个纳税年度的总收入减去非税收收入、免税收入、扣除和补偿
2021-12-21 15,340 -
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怎么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纳税人在一定期间所获得的所有应税收入减除在该纳税期间依法允许减除的各种支出后的余额,是计算企业所得税税额的计税依据。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有两种计算方法: 1、直接法企业
2022-06-16 15,340
-
01:10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应具备什么条件?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需要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纳税人需要在银行开设关于结算的账户; 2、需要独立建立纳税的账簿,编制公司财务会计报表; 3、纳税人可以独立计算自负盈亏。 通常,企业所得税会把企业分为:居民
2,014 2022.04.17 -
01:20
企业所得税扣除标准《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 1、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2、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3、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
16,214 2022.04.15 -
00:59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于2011年3月31日,经国家税务总局公告第25号发布。该《办法》分总则、申报管理、资产损失确认证据、货币资产损失的确认、非货币资产损失的确认、投资损失的确认、其他资产损失的确认、附则8章52条,自20
2,78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