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后公司没和你签合同赔偿怎么写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单位未签署劳动合同,应支付你未签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如已具备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件,还可要求单位支付未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赔偿金; 2、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82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前款规定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公司没有签劳动合同可以要求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后开始支付双倍工资,最多可以支付十一个月。 单位不缴纳社保,如果员工因此辞职的,可以要求单位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如果单位不给予补偿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
公司没签合同辞退怎么赔偿
公司没签合同辞退,公司应当支付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内双倍工资差额。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020.06.23 175 -
公司没有签合同和离职赔偿怎么算
公司没签劳动合同,需要向未签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的赔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一个月的工资标准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六个月以下的,给予劳动者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1、工作年限计算标准:根据劳动者
2020.03.22 156 -
公司没签合同离职怎么赔偿
首先,公司不签劳动合同并不影响离职时的经济补偿或者赔偿,只要劳动者能够证明双方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即可。其次,不签订劳动合同,单位需要支付的是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期间内的双倍工资。其次,如果满足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的条件,单位需要支付对应的补偿
2020.09.28 498
-
公司没签合同员工辞职怎么赔偿
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需要向劳动者支付双倍的工资;如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需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每做满一年支付两个月的赔偿金;如不是违法解除的,按照劳动合同法解除的,但法律规定
2022-03-21 15,340 -
没有签劳动合同,辞职后公司要怎么赔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2022-03-28 15,340 -
公司没签合同辞职有赔偿吗
根据你的情况,用人单位应支付你因未签劳动合同的1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另外你与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关系,单位需支付你5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工作了五年,5年工龄),并为你补缴社会保险以及支付劳动报酬。拖
2022-03-17 15,340 -
公司没有签劳动合同辞职怎么赔偿
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
2022-04-05 15,340
-
01:24
未签合同被公司辞退怎么赔偿
根据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1,834 2022.04.17 -
00:47
没签合同被辞退了怎么赔偿
没签合同被辞退了的赔偿标准是: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从第二个月起支付双倍工资,补交社保,解除劳动关系用人
3,800 2022.05.18 -
00:53
员工没有签订合同公司怎么赔偿
如果员工没有跟公司签订劳动合同,那么员工有权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经济补偿。如果单位拒绝进行赔偿的,那么员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劳动者没有证据可以证明的,那么可以做一份清晰的电话录音。《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
1,86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