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离婚时有哪些共同债务的认定与处理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应当在夫妻之间与债权人利益之间寻找一种符合公平正义的平衡点。在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这一点上,应当采取慎重的态度,即:确认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债务属于夫妻个人债务还是夫妻共同债务,可从以下标准进行判断: (1)夫妻有无共同举债的合意。如果夫妻有共同举债的合意,则不论该债务所带来的利益是否为夫妻共享,该债务均应视为共同债务。 (2)夫妻是否分享了债务所带来的利益。尽管夫妻事先或事后均没有共同举债的合意,但该债务发生后,夫妻双方共同分享了该债务所带来的利益,则同样应视其为共同债务。 (3)是夫妻之间是否有约定,如果夫妻之间存在约定,即使不具备以上的两个条件,同样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为家庭生活欠的债务以及夫妻共同签名确认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夫妻共同债务由夫妻共同偿还,用共同财产进行偿还。
法律对于夫妻共同债务制定了以下新规定: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所负的债务,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由双方共同清偿。
-
夫妻债权债务的认定与处理有哪些
一般而言,婚前个人债务应当由债务人一方承担清偿责任,因此债权人只能向特定的债务人主张权利,而不能在债务人结婚后向其配偶主张。如果夫妻一方将婚前债务所得财产用于婚后共同生活的,这时,一方婚前债务性质也因财产性质的变化而转变为夫妻共同债务。 夫
2021.03.22 127 -
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有哪些?
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如下: 1、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者事后追认的,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2、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所需的债务,债权人以夫妻共同债务为由主张权利的; 3、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
2022.04.14 269 -
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有哪些?
离婚夫妻共同债务的范围包括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夫妻共同债务是指为满足夫妻共同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
2021.02.09 108
-
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与处理是怎样的,离婚时夫妻债务如何认定
对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应当在夫妻之间与债权人利益之间寻找一种符合公平正义的平衡点。在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这一点上,应当采取慎重的态度,即:确认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债务属于夫妻个人债务还是夫妻共同债务,可从
2022-01-27 15,340 -
离婚时如何认定夫妻共同债务,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的方法有哪些
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关键看借的钱,是否用于双方共同的生活或生产经营了。如果是借钱一方自己用了,对方不知情,或者不认可,而且后期另一方也没有因为借钱这个事情从中得到好处或受益,那也不是共同债务,也就是所
2022-04-26 15,340 -
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及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
确认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债务属于夫妻个人债务还是夫妻共同债务,一般以夫妻有无共同举债的合意以及有无共享债务的利益为判断标准:①如果夫妻有共同举债之合意,则不论该债务所带来的利益是否为夫妻共享,该债务均应
2022-04-06 15,340 -
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如何认定,哪些是夫妻共同债务,哪些是夫妻债务
夫妻共同债务,是指夫妻双方因婚姻共同生活及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履行法定扶养义务所负的债务。一般包括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为解决共同生活所需的衣、食、住、行、医等活动以及履行法定义务和共同生产、经营过程中
2022-03-07 15,340
-
02:30
夫妻共同债务法律上规定的有哪些什么是夫妻共同债务?夫妻共同债务是,是为了满足夫妻共同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叫共同债务。这里边可以细分成两类,一个是满足生活需要的,一类是满足生产经营需要的。生活需要的,比如说我们婚内要买套房还差20万,这个向第三方借款 这个债务就叫夫妻共同
1,443 2022.04.15 -
01:08
怎么认定夫妻的共同债务夫妻共同债务,指的是夫妻双方为了满足共同生活的需要,所负的债务,夫妻共同债务一般主要是基于夫妻双方的家庭共同生活的需要,及对共有财产的使用、管理、收益和处分所产生的债务。 以下三种情况,可以被认定为夫妻的共同债务: 1、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
4,122 2022.04.15 -
00:57
夫妻离婚债务怎么认定夫妻离婚债务如何认定,应根据所负债务的种类进行综合判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离婚债务分为个人债务和夫妻共同债务。其中,个人债务由夫妻双方各自承担,但债权人能够证明该个人债务用于婚后夫妻共同生活的,应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
86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