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给员工发了工资却不给找劳动仲裁可以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用人单位不给劳动者安排工作岗位,不发工资,属于实际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违法解除的赔偿金。 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 2、提交材料后,5个工作日仲裁委给予立案,然后给双方举证期,给对方答辩期;然后开庭审理,之后对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仲裁委下达裁决书;劳动仲裁60天内结案;对于裁决书不服,劳动者可以起诉到法院; 3、可以不请当地律师代理,请专业人士提供远程指导服务并写劳动仲裁申请书、证据清单等法律文书。并且申请劳动仲裁期间,不耽误劳动者去新单位工作!《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法》规定,员工对于企业规定的工资分配方案,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也就是说员工有权知道自己的福利和工资构成等。因此,企业不提供工资条是一种侵权行为。 此外,工资条还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员工每月工资总额,是否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企业有没有在工资中扣除员工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及个人所得税,让员工监督单位是否扣除不该扣除的其它项目等。一旦发生劳动争议,工资条可以作为劳动仲裁的重要证据。职工要仔细留存,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按时发放和提供工资明细,员工可向所在地的劳动监察大举报。
公司不给工资条可以仲裁。 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的,需要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劳动仲裁申请书以及其他资料和你收集的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的证据,根据劳动仲裁委的仲裁维护自己的权利。 一、申请劳动仲裁的条件: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二、申请劳动仲裁流程: (一)提交申请书: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并提交相关证据材料。 1、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基本信息; (2)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2、申请仲裁需要准备的其他材料: (1)申请人身份信息:身份证复印件; (2)被申请人身份信息:工商企业信息; (3)证明劳动关系:如果签了劳动合同,但不返还给员工的,可以内部先沟通一下,如果人事闪烁其词、支支吾吾,劳动者可以投诉到劳动监察大队。 (4)证明事实劳动关系:工装,工牌、打卡记录,社保缴费记录,工资条、入职申请表、授权委托书、钉钉打卡记录、考勤记录、公司规章制度确认书等组成完整有效的证据链综合加以证明。 (5)加班记录:如果有加班申请表或者审批表、加班餐费补贴、加班打卡记录等等。 (6)违法辞退证据:如果公司出具了《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或者有其他证据证明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违法辞退试用期员工、劳动合同到期公司拒绝续签等方面的证据也是可以提交。 (二)仲裁受理: 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 (三)开庭审理: 仲裁庭应当于开庭的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照撤诉自理,对被申请人可以做缺席裁决。 (四)仲裁调解: 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当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调解未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及时裁决。 (五)仲裁裁决: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延长期限不超过十五日。仲裁庭裁决后应当制作仲裁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三、单位不发工资条是违法的规定: 根据我国《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六条第三款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依据这一款规定,企业不发工资条违法。 四、工资条的作用: 工资条,实际上是指法律规定的个人工资清单。 1、工资条可以作为确定劳动关系的证据: 劳社部在2005年发布的《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了工资条可以作为存在劳动关系的有效凭证:二、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4))考勤记录; (5)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1)、(3)、(4)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2、工资条能够显示工资明细: (1)工资条还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员工每月工资总额,是否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企业有没有在工资中扣除员工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及个人所得税,让员工监督单位是否扣除不该扣除的其它项目等; (2)一旦发生劳动争议,工资条可以作为劳动仲裁的重要证据。针对企业无故扣款,不缴纳社会保险等情形的,工资条都是具有一定的证据意义的,而且十分重要的证据; (3)工资条还有一些作用比如是拖欠工资的直接证明、书面投诉的直接材料等等。 此外,还需注意的是,若与企业发生就有关工资数额存在争议的,请直接向当地人事劳动争议仲裁中心申诉或向当地人民法院进行民事诉讼解决。
-
公司不给发工资多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只要公司不按期发工资,劳动者就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
2020.06.03 570 -
公司不给员工买保险可以劳动仲裁吗
公司不给员工买保险,无法进行仲裁。劳动仲裁委员会一般不受理社会保险补缴的问题,因为社会保险的征缴是一种行政行为,不属于仲裁委的受理案件范围。所以如果用人单位没有缴纳社会保险,可以到社保局投诉让单位补缴。 劳动仲裁开庭过程是怎样的 1、由书记
2023.01.03 745 -
-
公司不给员工发工资,属于劳动仲裁吗?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
2022-04-22 15,340 -
公司没给发工资, 员工可以提出劳动仲裁吗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
2022-04-26 15,340 -
劳动仲裁员工找公司要工资公司不给发怎么办
1、你已经经过了劳动争议仲裁并胜诉,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由用人单位提供或依职权调取的劳动合同文本、工资表等证据,这些证据可以证明你的工资数额、发放时间等。建议你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复印相关证据。
2022-01-20 15,340 -
公司不给工资可以劳动仲裁吗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
2022-04-13 15,340
-
01:02
公司裁员不发工资怎么办公司裁员不发工资的,劳动者可以请求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具体来说,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恶意拖欠工资,逾期不支付劳动报酬的,用人单位应按应付金,即所有的应付金额,包括被罚
2,255 2022.05.11 -
00:49
员工不续签劳动合同公司给补偿吗员工不续签劳动合同,公司是否需要给补偿,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不续签劳动合同的赔偿,可以分为以下的两种情况,具体如下:1、如果单位不续签,需要进行经济补偿;2、如果员工不续签,需要按照具体情况来处理。在员工不续签的情况下,又可以细分为以下的
2,914 2022.04.17 -
00:59
公司不给员工签劳动合同怎么办如果公司在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一个月到一年内还没有与劳动者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应当每个月支付员工两倍的工资。满一年还不签订,视为订立无固定期劳动合同。因此,如果出现这种情形,劳动者可以向单位主张两倍工资。具体可以通过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申请劳
3,754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