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占有集资诈骗怎么认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实施本解释第二条规定所列行为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的规定,以集资诈骗罪定罪处罚。 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一)集资后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筹集资金规模明显不成比例,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 (二)肆意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 (三)携带集资款逃匿的; (四)将集资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 (五)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返还资金的; (六)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逃避返还资金的; (七)拒不交代资金去向,逃避返还资金的; (八)其他可以认定非法占有目的的情形。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1.集资后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筹集资金规模明显不成比例,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2.肆意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3.携带集资款逃匿的;4.将集资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5.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返还资金的;6.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逃避返还资金的;7.拒不交代资金去向,逃避返还资金的。
集资诈骗罪中认定非法占有目的的条件是:行为人集资后肆意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携带集资款逃匿等的;犯此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法院怎么认定非法集资诈骗
对于诈骗非法集资的罪犯,法院的判决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
2020.04.17 128 -
非法集资诈骗怎么去认定的
非法集资诈骗的认定标准如下: 1、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国家金融管理制度;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实施了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是一般主体; 4、在主观上由故意构成,且以非法占有
2020.02.18 121 -
诈骗罪非法占有怎么认定
诈骗罪非法占有的认定方式是:行为人在实施诈骗行为的开始就有将他人财物占为己有的目的。诈骗罪的量刑标准是: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2020.04.13 137
-
集资诈骗怎么认定非法占有目的
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证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一是从融资模式上分析。集资诈骗犯罪嫌疑人在融资时一般不顾及兑付本息的现实可能性,为骗取被害人上当往往以高额利息为诱饵,其融资成本往往高于正常企业盈利水平,也必然
2022-05-21 15,340 -
集资诈骗的非法占有罪怎么认定?
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证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一是从融资模式上分析。集资诈骗犯罪嫌疑人在融资时一般不顾及兑付本息的现实可能性,为骗取被害人上当往往以高额利息为诱饵,其融资成本往往高于正常企业盈利水平,也必然
2021-05-07 15,340 -
非法占有的集资诈骗罪怎么认定
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证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一是从融资模式上分析。集资诈骗犯罪嫌疑人在融资时一般不顾及兑付本息的现实可能性,为骗取被害人上当往往以高额利息为诱饵,其融资成本往往高于正常企业盈利水平,也必然
2021-05-08 15,340 -
集资诈骗罪的非法占有怎么认定?
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证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一是从融资模式上分析。集资诈骗犯罪嫌疑人在融资时一般不顾及兑付本息的现实可能性,为骗取被害人上当往往以高额利息为诱饵,其融资成本往往高于正常企业盈利水平,也必然
2022-11-08 15,340
-
00:56
非法集资和集资诈骗有什么区别
非法集资和集资诈骗的区别:行为的目的不同;行为方式不尽相同;侵犯的客体不同。集资诈骗罪的行为人必须是具有非法占有所募集的资金的目的;而非法集资行为人主观上则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是通过非法吸收、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而用于营利活动,以牟取暴利。
1,879 2022.05.11 -
01:00
非法集资诈骗罪怎么判
非法集资诈骗构成集资诈骗罪,集资诈骗达到数额较大,法院一般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是要求以诈骗的方法非法集资,第二是要求罪过的形式为故意,第三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第四是构成数额较大。法律规定,此条的“数额较大”是指:个人集资在十万
1,217 2022.04.15 -
00:54
非法集资怎么认定的
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的行为,同时具备下列四个条件的,除刑法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认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1、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1,223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