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纠纷处理的法律依据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即将生效的《民法典》中规定了医疗损害责任。主要注意的点有: 1、医务人员过错,必须向医院追讨赔偿; 2、医疗机构有三项免责事由(患者不配合、抢救生命垂危已经尽力、当时医疗水平所限)。 此外,必须由患者证明医疗机构有过错,否则医疗机构免责。下列情形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 (二)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 (三)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
-
快递纠纷的法律依据
可以根据《邮政行业标准》的规定,同城快件为3个日历天;国内异地快件为7个日历天;港澳快件为7个日历天;台湾快件为10个日历天;国际快件为10个日历天。如果超出上述时限,则属于快递彻底延误,消费者可以视为快件丢失,而有权要求快递公司作出赔偿。
2020.08.16 319 -
医疗纠纷处理法律依据是什么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具体说明医疗风险; 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
2021.04.10 284 -
处理劳动纠纷有哪些法律依据
处理劳动纠纷的法律依据主要规定在我国的劳动法中。关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了劳动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可以申请调解、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劳动诉讼,也可以双方当时协商解决。发生劳动纠纷后,双方当事人可以先到用人单位所在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
2022.04.17 1,077
-
工资纠纷处理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我国《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九条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
2022-04-12 15,340 -
工资纠纷处理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我国《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九条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
2022-03-30 15,340 -
合同纠纷处理的法律依据
产生合同纠纷后,当事人应当友好协商,以求妥善解决;如果确实协商不成,当事人可以根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或者产生纠纷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合同中没有仲裁条款,产生纠纷后也没有达成仲裁协
2022-03-16 15,340 -
处理民事纠纷的法律依据
一、邻里纠纷很普通也很常见,几乎都是为了一些小事引起的,很少有那种惊天动地的大事,所以,首先要解决的是一个心态的问题,如果任何事情都喜欢去计较,自然就会给自己增添很多烦恼; 二、邻居之间出现了纠纷,解
2022-02-03 15,340
-
00:49
拖欠工资属于什么法律纠纷拖欠工资属于劳动纠纷。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当事人可以去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向用人单位发出支付令后,用人单位未提出异议的,应当尽快履行支付令的义务,向劳动者发放拖欠的工资,用人单位逾期未支付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执行员应当对用人
2,703 2022.05.11 -
01:16
医疗纠纷的处理方法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发生医疗纠纷的处理办法有: 1、医患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达成和解。双方以平等自愿的原则,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协议,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并协商确定赔偿金额; 2、通过调解的方式解决。可以向
5,213 2022.04.17 -
01:13
强制征地的法律依据强制征收土地的法律规定主要集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中。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0条第三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2,452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