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与监护权怎么争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孩子的探视权是法定的权利,可以在离婚程序中积极争取.离婚案件中孩子抚养问题的处理原则,是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对离婚后的子女抚养问题,一般法院会考虑以下几方面的情况:(1)应考虑父母双方的个人素质、对子女的责任感、家庭环境、父母与子女的感情因素。(2)应考虑不能生育和再婚有困难的父或母的合理要求。(3)在双方的各种条件都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原则上由经济能力较强的一方抚养。(4)10周岁以上有识别能力的子女,无论由父还是母抚养,都应征求子女本人的意见。(5)两周岁以内的子女一般随母亲生活。这主要考虑孩子尚处在幼儿期,需要母亲的哺乳,母亲更能给孩子体贴和照顾。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无论男女双方是协议离婚还是诉讼离婚,在离婚的时候都需要对于孩子的监护权,抚养权问题进行处理。抚养权问题首先由男女双方进行协商。如果双方能够达成一致的意见,法院一般也会准许。如果双方没有办法协商一致,那么就由法院根据双方的抚养能力,抚养情况来综合确定抚养权的归属。此时法院要考察的因素包含了很多方面。
离婚后监护责任的承担可以通过直接抚养子女来承担,无法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需要承担子女的抚养费。子女监护权被剥夺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监护权。
-
离婚后,孩子的监护权怎么争取
离婚后父母双方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需要争取的是子女抚养权,监护权不等于抚养权。有监护权并不代表有抚养权,不抚养孩子的一方对孩子仍有监护权。 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无权取消对方对子女的监护权;但是,未与该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对该子女有犯罪行为
2021.04.16 133 -
关于离婚后孩子抚养权和监护权
离婚后小孩的监护权仍归父母所有,不因离婚而改变。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
2021.03.14 178 -
如何争夺孩子的抚养权和监护权
争夺抚养权的方式:当事人可以提供自己具有经济收入、居住条件、教育条件等相关优势的材料,以及对方存在患有严重疾病、不履行抚养义务等不利于子女成长等相关证据争夺抚养权。而监护权一般无需争夺,因为即使子女由一方抚养,另一方也享有子女的监护权,法律
2021.03.12 139
-
离婚后,孩子户口怎么办?抚养权与监护权、监护权的争议问题有哪些
离婚后,孩子户口迁移的问题也是离婚案件的难点。虽说,“父母子女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方或母方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但是,由于离婚后对子女的抚养方式由父母直接共同抚养变
2022-02-14 15,340 -
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和监护权
抚养权方面,要按照哪一方的抚养对孩子成长最有利原则,法院确定抚养权时会综合考虑孩子现在的生活状态、夫妻双方的工作收入及道德方面及孩子是否一直由一方父母在抚养等因素来判断。2岁以下的小孩一般判给母亲抚养
2022-02-01 15,340 -
离婚后的抚养权和监护权,孩子抚养权怎么判呢?
孩子判给女方的可能性比较大的情形 1、哺乳期(一岁内)的孩子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除非有严重患疾或吸毒等较严重情节,否则法院基本都会判给女方来抚养。 2、两周岁以内的子女一般随母亲生活。这主要考虑
2022-08-11 15,340 -
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和监护权怎么判
一般的话都会综合考虑: 1.主要是从最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最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2.同时也要考虑到父母双方的经济能力,有没有条件抚养孩子?从孩子的年龄大小来考虑 3.如果孩子还是在哺乳
2022-08-11 15,340
-
00:48
离婚孩子的抚养权怎么争取
离婚争取孩子的抚养权,可以看是否存在以下情形: 1、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者是有其他疾病,那么获得子女抚养权的可能性就会更低。因为会对子女会有不利的影响; 2、一方有其他子女的,可能成为法院判决子女抚养权的不利考虑因素; 3、如果一
477 2022.06.15 -
00:59
离婚怎么争取孩子抚养权
离婚争取子女抚养权的方法有: 1、处于哺乳期内的婴儿,小孩的抚养权应当为母亲一方抚养,这点对于女方争取抚养权有利; 2、证明自己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已经丧失生育能力的情况,争取抚养权更有利; 3、证明自己有长期稳定的工作收入,经济条件较好,能给
2,332 2022.04.17 -
00:46
离婚后还能争孩子的抚养权吗
离婚之后是有权利争取孩子的抚养权的。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对于未成年子女抚养的归属,可根据父母双方或子女的实际情况的变化,应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
48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