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定性后工伤保险的待遇什么时候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认定工伤后的待遇: 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可享受以下赔偿待遇: 1、医疗费用:根据医疗机构的发票确定。 2、停工留薪期工资:期间按原工资福利支付。原工资指的是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3、住院期间护理费和伙食补助费:前提是住院;根据当地标准确定。 4、交通费和食宿费:前提是在筹地区以外就医,根据实际产生的费用及票据确定。 5、生活护理费:前提是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构成生活自理障碍等级。 6、辅助器具费:前提是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安装。 劳动能力鉴定费用。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需根据具体伤残等级确定。 (1)构成一至四级伤残:应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并按月领取伤残津贴。不解除劳动关系。 (2)构成五六级伤残: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 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可享有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前提是构成五至十级伤残。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申领工伤保险待遇的具体规定: 1、由用人单位或者劳动者、近亲属、工会申请工伤认定; 2、工伤认定后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3、用人单位或劳动者一方可携带工伤认定书、劳动能力鉴定书、劳动合同等资料到当地工伤保险办理中心申领。
-
工伤认定后有什么待遇
可享受以下赔偿待遇: 1.医疗费用。根据医疗机构的发票确定。 2.停工留薪期工资。期间按原工资福利支付。 3.住院期间护理费和伙食补助费。 4.交通费和食宿费。在筹地区以外就医,根据实际产生的费用及票据确定。 5.生活护理费。经劳动能力鉴定
2020.08.09 101 -
工伤保险待遇什么时候承担
什么时候工伤保险待遇承担连带责任:如果用人单位对派遣劳动者的工伤事故存在过错时需要承担工连带责任。而当被派遣劳动者是因为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或其他非因用工单位过错发生的工伤,用工单位无需承担工伤连带责任。用工单位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
2020.05.19 171 -
工伤保险待遇申领规定是什么样的
工伤保险待遇申领规定是: 1、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2、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3、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
2020.05.10 167
-
工伤保险待遇什么时候领取
工伤保险待遇是指职工因工发生暂时或永久人身健康或生命损害的一种补救和补偿,其作用是使伤残者的医疗、生活有保障,使工亡者的遗属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工伤保险待遇的高低,项目的多少,取决于国家或该地区的经
2022-08-21 15,340 -
什么时候公司可以认定工伤及工伤保险待遇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
2022-04-05 15,340 -
工伤保险待遇一般认定需要什么时候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 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
2022-04-06 15,340 -
工伤保险待遇领取时间是多久,什么时候可以申请领取工伤保险待遇?
伤者职工要领取工伤保险待遇,需要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什么时候解除劳动合同什么时候可以申请领取工伤保险待遇。通常在伤者职工距离退休年龄5年时,每增加一岁领取到的工伤保险待遇就减少百分之几,具体多少有
2022-03-04 15,340
-
01:18
工伤五级待遇是什么
不同伤残的等级的工伤事故的赔偿标准不同,具体由《工伤保险条例》确定。赔偿除了除了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康复治疗费等赔偿,还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医疗补助金、误工费等。首先,五级伤残的员工,可以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
2,027 2022.04.17 -
00:53
工伤职工的工伤待遇由谁支付
工伤职工的工伤待遇由谁支付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如果用人单位按规定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的,那么大部分工伤待遇是由国家支付的,只有小部分费用由用人单位支付。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按规定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的,那么全部的工伤待遇都是由用人单位支付。
2,132 2022.05.11 -
00:57
工伤鉴定什么时候鉴定最好
工伤鉴定在事故发生后的一年之内做都合适。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所在单位应当向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申请的,劳动者及其亲属可以在一年内申请。职工发生
2,70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