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强险给车辆造成人身损害需要全责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第一款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范围内予以补偿。《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21条规定,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依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范围内予以赔偿。根据上述规定,交强险限额范围内的赔偿由保险公司承担。 投保交强险属于机动车一方的强制义务,因此机动车方未投保交强险的,由其在应当投保的交强险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超出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赔偿责任的承担;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第一款第2项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10%的赔偿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事故责任具体由交警部门定(根据双方行驶过程中的行为而定),没有交强险不影响定责任,只影响后期赔偿款,只能自己按责任承担。 交通强制险和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没有关系,和理赔有关系,没有交通强制险个人需要承担保险应该赔偿的部分。
-
造成他人人身损害的是否需要给付营养费
需要给付营养费。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关
2021.01.13 149 -
车辆没过户造成人车损害能要求赔偿吗
因车辆完成交付,原车主既不能支配该车的营运,也不能从该车的营运中获得利益,故原车主不应对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承担责任。车辆登记过户属于行政管理行为,并非物权法意义上的所有权转移,车辆买卖从交付时就已发生所有权转移的法律效力。因而,发生
2021.03.25 116 -
造成他人人身损害的是否需要给付营养费?
造成他人人身损害的需要给付营养费。法律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营养费的标准是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的。
2021.01.19 141
-
无营运车辆造成人身损害属于交通事故责任吗
事故的责任是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来划分的,是根据双方当事人对发生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程度来确定。交警的责任划分结论将会是下列五种责任情形之一,即一方负“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无责
2022-11-05 15,340 -
造成他人人身损害的需要给付营养费吗
需要给付营养费。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
2022-11-15 15,340 -
造成他人人身损害的需要给付营养费吗?
需要给付营养费。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
2023-08-14 15,340 -
对方负全责,造成车辆损害怎么赔?
如果对方有保险,您的车损先由对方车辆保险公司在限额内给予赔偿,不足部分由对方承担。如果是对方的车损,您的保险公司依照上述情况进行赔偿。而您个人不用承担对方的车损。
2022-10-20 15,340
-
01:00
只有交强险自己车辆受损有理赔吗
只有交强险自己车辆受损没有理赔。交强险是对第三方损失赔偿的保险,己方的损失保险公司是不予理赔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依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
4,593 2022.05.11 -
00:49
紧急避险造成的损害如何承担责任
紧急避险造成的损害承担责任如下: 1、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赔偿责任,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赔偿责任;危险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可以给予适当补偿; 2、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
1,846 2022.04.17 -
01:01
未成年人身损害如何起诉
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承担侵权责任。《民法总则》的实施,将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分界点,由十周岁提前到了八周岁。即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成年人,
1,88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