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对结婚礼金的分割由什么时候判决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由于结婚礼金的特殊属性,在具体分割时,法院一般会结合民间的传统习俗与人情世故以及举办婚礼的具体花销等做出判决。具体说来:一是结婚礼金虽然是一种赠与,但不同于一般的赠与。依据我国民间习俗,收礼人在送礼人操办有关喜事时是应该返送的,即“回礼”,说明礼金具有礼尚往来的“人情”因素。因此,在结婚礼金的分割问题上要予以考虑,可以参照“谁的亲友所送谁负责返还谁享有权益”的原则分割。当然,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民事诉讼规则,一旦纠纷发生,当事人必须提供具体的证据予以证明,否则,也不会得到法院的支持,只能均分之。二是操办婚礼毕竟需要花费不少的资金,特别是在操办酒席、置办婚车等方面花销较多,法官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必须对此予以合理考虑,理应将这部分的花销从结婚礼金中适当扣除,以体现公平公正。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结婚过彩礼离婚的时候的分割为,如果有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或者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应当返还彩礼,其余情况下离婚彩礼归女方所有。
法院离婚判决财产分割时间视不同情况而定。离婚财产分割即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是指离婚时依法将夫妻共同财产划分为各自的个人财产。民法典以列举式和概括式的方式规定了夫妻共同财产的内容,也规定了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有协议分割和判决分割两种做法。离婚时,双方有合法婚姻财产约定的,依约定。一方的私有财产归本人所有。夫妻共有财产一般应当均等分割,必要时亦可不均等。
-
法院判决离婚后什么时候可以再结婚
法院判决离婚后,要在判决书生效后才可以办理结婚登记。 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没有提起上诉的,判决书即生效,可以办理结婚登记。 同时,我国法律规定,在法院判决或者调解离婚后再婚的,必须向婚姻登记机关提供人民法院的法律文书生效证明。
2020.09.29 133 -
法院什么时候出一审判决结果
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法院在开庭审理后多久下判决书,法律并无强制规定,但是法律规定了案件审结期限,也就是说在审结期限内,法院一定会下发判决书的。
2020.06.14 200 -
法院什么时候会判决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法院应当准予离婚: 1、重婚或与他人同居; 2、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3、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4、因感情不和分居两年; 5、导致夫妻关系破裂的其他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一方
2022.04.17 300
-
离婚时有哪些分割结婚礼金的办法
嫁妆虽然为甲男出资,由于名字登记在乙女的名下,如果男方拿不出证据证明系其实际出资,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举证责任“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如双方的婚姻纠纷诉至法院,法院很有可能会将部分财产认定为乙女婚
2022-08-07 15,340 -
结婚证领取的时候结婚法院判决书是什么样的
可以办理,有离婚判决书证明你的婚姻状况即可。 结婚法院判决书根据《民政部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当事人声明的婚姻状况与户口簿“婚姻状况”内容不一致的,婚姻登记机关对当事人婚姻状况的审查主要依
2022-08-09 15,340 -
判决离婚的财产是否由法院分割?
如果原告起诉离婚时要提出了分割财产的诉讼请求的,则财产分割是由法院判决如何分割;如果当事人没有提出分割财产的诉讼请求的,则法院不会主动判决财产分割,财产如何分割由夫妻双方自行协商。
2023-07-09 15,340 -
离婚判决时离婚财产需要由法院判决如何分割吗
如果原告起诉离婚时要提出了分割财产的诉讼请求的,则财产分割是由法院判决如何分割;如果当事人没有提出分割财产的诉讼请求的,则法院不会主动判决财产分割,财产如何分割由夫妻双方自行协商。
2022-10-15 15,340
-
01:28
结婚彩礼什么时候给女方彩礼一般是男方在结婚前给女方的,用以表示其与对方缔结婚姻的诚意。男方将彩礼给了女方之后,一般就认为彩礼属于女方的个人财产,一般男方是无权请求返还的。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存在以下情形中的任一种,人民法院应
3,753 2021.04.25 -
01:18
离婚时候彩礼怎么判离婚时对于彩礼这一部分,有可能是判退还,也有可能判无需退还,到底怎么判还是需要依据具体的情形来判断。具体而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对返还彩礼的情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根据该条规定的内容
491 2022.06.15 -
00:53
外国法院离婚判决财产分割,怎么在国内执行外国法院离婚判决书中对当事人财产进行了分割,但财产所在地在中国国内,需要回到中国执行,外国法院离婚判决中的财产分割内容在中国并不具有法律效力,无法直接由中国法院执行。如果作出判决的法院所在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共同参加国际条约,或者有互
76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