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时有欠条可以起诉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工伤应当申请工伤认定,打欠条是不是法律程序,当事人应当要求用人单位申请工伤认定,然后做劳动能力鉴定,之后获得补偿。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如果经过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 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获得的补偿是不一样的。主要的补偿是: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伙食补助费、护理费等。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离婚案件中就孩子抚养问题,法庭会根据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的判决 1、如果双方可以就孩子抚养协商一致,按照双方当事人的意思出具判决书 2、如果双方不能就孩子抚养协商一致,法院会按照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原则进行判决 3、判决抚养的时候法院会参考孩子的年龄,性别等因素进行判决,通常情况下,两周岁以内的子女原则上女方抚养,两周岁到十周岁之间的子女法院会按照有利子女成长的原则判决,十周岁以上的子女可以征求孩子意见。
孩子能跟母亲姓,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 (一)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 (二)因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而选取扶养人姓氏; (三)有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 少数民族自然人的姓氏可以遵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
离婚后孩子的户口跟着谁
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可知,孩子的户口跟谁,取决于抚养权在夫妻哪一方。 1、孩子抚养权归谁,孩子的户口就归谁; 2、如果小孩未满18岁,可由父母代为办理户口迁移; 3、如果小孩满18岁,可自己去办理户口迁移; 4、年满18周岁,可单独
2021.04.27 193 -
离婚后孩子的户口跟着谁?
根据我国户籍管理规定,一般由以下几种解决方式: 1、孩子抚养权归谁,孩子的户口就归谁; 2、如果小孩未满18岁,可由父母代为办理户口迁移; 3、如果小孩满18岁,可自己去办理户口迁移; 4、年满18周岁,可单独立户,持户口本、身份证到公安机
2021.02.27 128
-
如果你老了,你会跟着子女去异地养老吗
老了,是否会跟着子女去异地养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自己身体允许,也就是自己可以独立生活,一般不会去;否则,如果自己身体不允许独立生产,子女也比较孝顺的话,会去的。
2022-11-02 15,340 -
孩子的跟着妈妈,能改成跟着爸爸吗
能是能。但是很麻烦。你们要有结婚证、还要经过母亲的同意。
2022-10-26 15,340 -
孩子的户口跟着抚养权一样吗?
不一定随抚养权一方走,父母都有抚养子女的责任和义务,这与户口在谁那里没有直接关系,如果想把孩子户口挪到监护人名下,只要双方协商好就可以由监护人向其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提出申请将子女的户口迁到监护人户口本上
2022-05-28 15,340 -
为什么女方的孩子跟着男方爸爸还是跟着?
一,孩子的籍在男方那么,就是户口跟的男方,不存在跟女方,户籍又在男方的说法。二,户籍: 1、又称户口,是指国家主管户政的行政机关所制作的,用以记载和留存住户人口的基本信息的法律文书。也是我们每个公民的
2022-10-30 15,340
-
01:39
离婚有两个孩子都愿意跟着女方,财产怎么分
首先两个孩子都表示愿意跟随女方生活并不代表女方就可以取得两个孩子的抚养权。如果男方也争取抚养权,在离婚诉讼中,法院要根据子女的权益和男女双方的具体情况对抚养权归属作出判决。在我国婚姻法体系中,离婚时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作出的选择法院才会尊
1,305 2022.04.17 -
01:12
孩子18岁离婚跟谁
孩子已经年满18周岁,这时候在民法上,孩子是一个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人,不需要用什么进行抚养教育。但是鉴于实践中,如果孩子虽然已经年满18周岁,但是仍然处在接受教育的阶段,父母仍然有权利管教孩子。因此,可以借鉴适用婚姻法第36条的规定。根据我
2,277 2022.04.17 -
00:45
争抚养权跟孩子的性别关系大吗
争夺孩子的抚养权与孩子的性别没有关系。对于孩子抚养权的归属,总的来说是根据孩子的年龄来判断的。具体情况如下:1、对于不满两周岁的孩子,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2、对于已满两周岁未满八周岁的孩子,则先由父母对孩子的抚养问题进行协商,达不成协议
1,17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