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精选问答 > 被商家恶意欺骗怎么办

被商家恶意欺骗怎么办

2022-09-28 21:11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广东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9-28回复

消费者被商家欺骗,可通过以下方式维权。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三十九条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首先,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其次,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商家欺骗消费者可以要求三倍赔偿。

律师普法更多>>
  • 商家不发货属于恶意欺骗吗
    商家不发货属于恶意欺骗吗

    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满足以下条件,则属于诈骗: 1、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2020.11.21 405
  • 网购下单恶意欺骗商家违法吗?
    网购下单恶意欺骗商家违法吗?

    网购平台恶意下单既有可能违法,恶意下单本身主观上存在恶意的行为,会对经营者的正常经营活动造成影响,可能属于诈骗行为。若是构成犯罪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2020.04.16 610
  • 商家被商标权恶意投诉怎么办
    商家被商标权恶意投诉怎么办

    要将纠纷交给专业的律师进行处理,通过正当的法律途径解决。可以对恶意投诉者进行警告,如果恶意投诉造成受害人损失的,可以追究投诉者的法律责任。

    2020.08.20 122
专业问答更多>>
  • 被商家欺骗怎么办?

    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经营

    2022-08-24 15,340
  • 被商家欺骗怎么办

    消费者被商家欺骗,可通过以下方式维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

    2022-04-06 15,340
  • 买二手房被房东恶意欺骗怎么办

    被二房东骗了的处理方式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处理。如果原出租人同意房屋转租的,承租人可以和出租人继续履行合同,如果没有经过原出租人同意,原出租人要求解除合同,承租人可以报警向二房东追责,但是合同还是要解除。

    2022-06-10 15,340
  • 买房时遇到恶意欺骗怎么办

    向各级消费者协会投诉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作为消费者的买房人,如果在购房过程中发现开发商确实有侵犯消费者正当权益的行为,首先可以采取民事协商的办法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便可以向各级消费者协会投

    2022-05-06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开发商合同欺诈怎么办 00:55
    开发商合同欺诈怎么办

    合同中的欺诈是指合同一方故意隐瞒或歪曲事实,以达到获利目的。开发商合同欺诈的处理办法有以下这些: 1、开发商存在欺诈行为的,购房者可以先与开发商沟通协商解决; 2、协商不成则可以去相关部门投诉举报寻求帮助,也可以委托律师咨询相关损害赔偿事宜

    888 2022.11.21
  • 恶意欠钱不还怎么办 00:52
    恶意欠钱不还怎么办

    债权人面对恶意欠钱不还的债务人,一般是很难通过协商沟通的方式来解决纠纷的。所以,债权人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来要求债权人偿还借款。根据法律规定,借款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债权人应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起诉之前,

    507 2022.11.21
  • 商标恶意抢注行为怎么界定 00:55
    商标恶意抢注行为怎么界定

    商标恶意抢注行为的界定有以下几点: 1、看注册成功后是否自己使用,即用在自己的产品上,这种产品是否和被抢注人的产品属同类或近似产品; 2、是否对被抢注人高价转让或高价许可使用该商标; 3、是否直接控告被抢注人侵权,并提出赔偿请求。 通过这几

    526 2022.09.24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